在《西游記》中飾演孫悟空,而家喻戶曉的六小齡童,當年因為種種爭議事件而備受詬病。
可以說,許多觀眾對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個頻頻卷入風波的演員身上。
從“靈堂賣片”的口舌是非風波,到后來被稱為“西霸”,六小齡童的名聲一度陷入漩渦般的討論中。
他的種種舉動備受解讀,甚至被全網討論到不勝其煩。
而30多年間,六小齡童不僅承載了舞臺上的榮耀,還不可避免地成為話題風潮中的人物。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時間竟然真的發揮奇效,逐漸化解了他身上的爭議。
晚年為“猴王”之名拼搏
六小齡童今年四月現身鄂州的新書見面會,年近七十仍神采奕奕,風采不輸年輕人。
他穿了一件鮮紅的外套,出現在簽名區,從開始到結束,整整三個小時一筆不停。
就算到后來手明顯有些顫抖,他依舊堅持為每一個粉絲簽名。
在互聯網上,有人忍不住問:
“這歲數了,為啥還干得這么起勁?”
但熟悉這位老藝術家風骨的網友應該都清楚,六小齡童為的就是對得起‘猴王’這倆字。
看似樸素的一句話,背后卻藏滿了故事,它折射出的,是他對“猴王”稱號的深深認同和不懈追求。
猴戲世家的艱辛
六小齡童,自小就注定和普通孩子不一樣。
出身猴戲世家,他小時候,別的小朋友還在泥地里玩得不亦樂乎,他卻已經每天被父親要求練猴子的動作。
從抬頭撓腮到眨眼動作,都得學到活靈活現,仿佛整個人早早就和猴子融為一體。
等到了拍《西游記》,為了孫悟空這個角色,他更是拼得讓人咋舌。
本來近視600多度,眼睛脆弱得很,
但他硬是為了練“火眼金睛”,大冬天氣溫冷到刺骨直接用冷水沖眼,盯著太陽練視力。
簡直玩命地一心一意投入角色,有一次這種訓練差點毀了他的視網膜,疼得眼淚流個不停,但他卻死咬牙毫不退縮。
拍水簾洞那場冒險戲時,差點命都沒了。
一根威亞突然崩開,他整個人從五米高直接栽下,臉對著巖石地,情形嚇得周圍人膽戰心驚。
他卻像個猴子反應迅速,抓住藤蔓瞬間穩住身體,而頭和巖石的距離也險險擦肩而過。
窮困與誤解交織
拍《西游記》的過程是,六小齡童人生中最刻骨銘心的一段經歷,
當時劇組窮得簡直讓人難以想象,連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了問題。
可以說每一個鏡頭都堆滿了艱難和堅持,熬過了六年的拍攝,才換來《西游記》火遍全國的結果。
然而,劇組的成功并沒有讓他擺脫非議。
在《西游記》成名后,一次新加坡演出期間,
他和其他主演卻擅自接了商演,這事被楊潔導演得知后,直接給了他們“白眼狼”的罵名。
可誰又知道,在那時候的困境里,連回家火車票錢都湊不上的他們,為了生存別無他路?
一個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演員,又怎么能徹底擺脫尷尬的選擇。
2017年楊潔導演去世,
六小齡童原本只是簡單提了一句,自己正在籌備新電影《敢問路在何方》,沒想到話音未落竟引發了軒然大波。
更有傳聞稱這是發生在靈堂上的“借亡人賣片”行為,一條誤導的視頻迅速發酵,讓罵聲如潮水般涌向他。
實際上,那天不過是四位主演,選擇在發布會上紀念師傅,并非發生在葬禮現場。
但輿論的無情擊垮了他的解釋,人們始終無法聽到他真實的言辭,只留下種種責罵。
直到2021年,完整錄像的公布,才為六小齡童洗清了這段冤屈。
從那段長達十年的非議中回過頭來看,他并不愿再多說當時的感受。
或許,如果當年能少開口一句,或者人們能稍微等多幾天,試著去了解真相,就不會將他置于這樣的境地。
盡管經歷的誤解讓人心痛,但六小齡童始終未曾放下自己的猴戲事業,
他仍然執著于自己熱愛的角色,依然用努力踐行著“猴王”的信念。
默默奉獻與文化傳承
作為一位多年來飽受爭議的演員,六小齡童在網絡上的評價褒貶不一,但現實中的他卻是默默行事、不圖名利的典范。
這種腳踏實地、不借慈善博名氣的姿態,實在令人動容。
更不得不提的是他在猴戲傳承方面下的功夫。
祖上傳下來的猴戲絕技,不藏不掖,他竟把它編成教材,免費教授給大學生,還親力親為地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糾正。
在他的堅持下,“章氏猴戲”終于申遺成功,而為了這個目標,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心力。
申遺后,他還將自己和父親的戲服捐給博物館,只為了更多人能了解這門藝術。
這不是簡單的表演,而是一種文化責任感的體現。
如今不少演員熱衷于靠綜藝和話題吸引目光,他卻堅守本心。
有人勸他直播帶貨,他卻斷然拒絕,覺得孫悟空去賣口紅簡直是在毀形象,沒有任何意義。
他不迎合市場,不追逐流行,而是一頭扎進猴戲的傳承與發揚,這樣的堅持實在是少見。
在喧囂與浮躁的當下,像他這樣全心為傳統文化付出的演員,不由得讓人肅然起敬。
結語
歲月流轉,原版“美猴王”六小齡童,經歷了從被誤解到被重新認識的漫長過程,他對角色的執念終于被更多年輕人接納。
令人驚奇的是,如今最支持六小齡童的竟然是一群00后。
去年一款名為《黑神話:悟空》的游戲一夜爆紅,里頭孫悟空的動作如翻跟頭、轉棍子,竟和六小齡童早年戲曲表演幾乎分毫不差。
這一發現讓年輕人驚嘆不已,紛紛在彈幕里為他點贊。
當年被誤解為“固執”的他,如今卻被世人視為文化的傳播者。
這些年從“靈堂賣片”的污名到“西霸”的稱號,都隨著時間的推進被逐漸洗刷。
如今青絲已化為白發,他還在公園里教孩子們舞金箍棒,只為聽到一句“看,這就是俺老孫!”
想到他從滿網謾罵到如今的收獲認可,這一切的改變實在令人唏噓。
歲月雖漫長,卻終是讓真正的經典發光發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