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井子區錦泉源B6區10號樓1單元的公建業主擅自在樓道墻體上開鑿了兩扇入戶門,引起了樓上業主對于建筑安全、房屋價格等方面的擔憂。4月13日,本報對此事進行了報道。經協調,公建業主承諾會將樓道恢復原狀。5月9日,記者獲悉,樓道已完成施工并恢復原狀。
前情回顧 樓道開鑿入戶門,樓上業主齊反對
錦泉源B6區位于甘井子區清泉街旁邊,10號居民樓臨街而立,是5層頂的商住兩用建筑。居民樓的一二兩層是公建,三層以上是住宅。公建大門面向南側的清泉街,住宅單元門在北側的小區內,二者相互獨立。
3月31日,10號樓1單元有業主發現,公建的業主在北側單元門的樓道墻上砸出兩個門洞,并安裝了兩扇入戶門。“擅自砸墻會不會影響建筑安全?原本私密的居住環境,會不會因外人頻繁進出而打破?新增兩扇入戶門,會不會導致我們的房屋價格下降?”這一突發情況立即引起樓上鄰居的集體擔憂。住宅業主叢女士表示,公建業主的施工行為未獲樓上業主的同意,破壞了居民的私密居住環境,可能危及建筑質量,給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隱患。
4月1日,記者現場探訪看到,1單元2層新增兩扇入戶門,而在隔壁單元并無這種情況。面對質疑,公建施工負責人徐先生告訴記者,新開入戶門準備用作公建的消防通道。“砸墻之前沒有征求樓上鄰居的同意,這一點確實是欠缺考慮了。”不過,經專業機構鑒定,所砸墻體并非建筑主體承重結構,不影響建筑主體結構安全。
最新進展 樓道墻體已完成施工恢復原狀
4月13日,本報以《樓道墻挖入戶門 樓上鄰居齊擔憂》為題,對調查采訪的情況進行了報道。當日,在本報的推動下,執法部門的介入下,公建業主與樓上業主進行會面協商。
住宅業主叢女士表示,協商現場,所有住宅業主均表達了堅決反對的意見。“如果對方拒絕恢復原狀,我們將采取法律手段進行維權。”她說。公建業主對鄰居們的態度表示了理解,承認考慮不周,承諾會將樓道墻體恢復原狀。
5月9日,記者獲悉,樓道施工已于8日完成,墻體已恢復原狀。叢女士告訴記者,據她了解,樓道施工方案是由專業機構設計的,并通過了執法部門的審批,能保障墻體施工質量,不損壞整體建筑安全。
“感謝半島晨報的關注和報道,幫助我們順利解決了這件事。”叢女士最后說。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卓澤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