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連勞模工匠走進校園傳承創新火種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旭 通訊員 吳慶國
4月28日,“百名勞模工匠助百企百校行動”走進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大同小學。這是今年以來該項行動舉辦的第98場活動。
“百名勞模工匠助百企百校行動”是2025年大連市工會十項“我為職工辦實事”項目之一。該項目以大連市總工會勞模工匠創新智庫為依托,采取企業和學校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訂單式申請的方式,邀請“智庫”中的勞模工匠走進企業、學校授課。課程內容涵蓋“三個精神”傳承、電工及電氣、機械制造、鉗工、數控及加工中心、焊接、安全環保、工作室建設、班組建設、工藝美術、教育、醫學、工程技術管理等,涉及70多個技術工種,235名勞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參與授課。
此次行動覆蓋大連市各個區市縣和產業工會,全年計劃為企業送課350場,為職業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和全市大中小學校幼兒園送課200場。今年,大連市總工會聯合市教育局重點拓展“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覆蓋面,采取以點帶面、逐漸鋪開的形式,嘗試在市內中小學設立勞模工匠兼職輔導員。今年以來,勞模工匠先后走進大連市第24中學、大連市第13中學、大連旅游學校、大連電子學校、遼寧師范大學附屬職業中專、大連輕工業學校等學校,師生反響良好。
大連市第13中學高一年級姜同學課后表示,非常有幸能夠聆聽來自市勞動模范、大連軌道交通設計院張宏宇工程師為我們帶來的這場關于地鐵發展進程與大連地鐵建設的精彩科普講座,這場講座,如同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了探索城市交通科技奧秘的大門。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不應只做科技發展的旁觀者,更應成為未來的開拓者。在課堂上積累知識,在實踐中錘煉能力,用探索的勇氣和創新的智慧,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
大連市總工會2019年開始謀劃創建“智庫”。自2021年7月13日大連市勞模工匠創新智庫掛牌成立以來,積極整合資源、設計載體、建章立制,推進“智庫”壯大規模、提升質量、發揮作用。以“智庫”為載體,大連市總工會深入開展“大國工匠走進大連”“勞模工匠助企行”和“產學研用一體化”“勞模工匠大講堂”“名師帶高徒”“掛牌揭榜”等活動,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聯合大連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大連中華職業教育社、市創新創業創投中心,以及大連理工大學、大連交通大學等高校院所,廣泛開展以傳精神、送技術、學技能為主的“六跨四送和雙五進”活動,在大連綜合中等專業學校、大連電子學校成立“大國工匠創新工作室”,對推動全市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助力構建具有大連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揮了積極作用。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