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宇 通訊員 劉治軍 柴璽雯
在當今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新業態和新生活帶來商機和便利的同時,也伴隨著監管和維權的困難。“誰動了我的個人信息”成了諸多人的煩惱與不安,公民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勢在必行。
2025年2月,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人民檢察院在開展“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中發現,部分行政機關通過政府官方網站進行政務公開時,未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標識化處理,相關人員的公民身份號碼、手機號碼等個人敏感信息被完整公開,涉及群體達500余人。其中,最長公示時間已超期限5年,在此期間,公示信息可一直被隨意查閱、下載,極易被不法分子竊取、利用。
瓦房店市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助理賈雪表示,相關行政機關未依法履行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審查的責任,致使大量公民個人信息處于泄露狀態,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2025年3月5日,瓦房店市人民檢察院向相關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加強政府公開信息審查力度,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對已超過公示期的信息進行刪除,對需長期公示的信息經標識化處理后重新上傳,并在今后的相關工作中注意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行政機關高度重視,立即召開專題會議,成立專項小組展開調查處理。兩周內,對本單位已公示的政務信息進行全面排查,共刪除相關信息500余條;同時,督促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審查,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措施,從源頭上防止此類問題再次發生。
為確保檢察監督取得實效,近日,瓦房店市人民檢察院進行跟進監督,對行政機關的履職及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確認案涉公民個人敏感信息已被依法撤除,個人信息安全隱患已消除。同時,以辦理該案為契機,公益訴訟檢察辦案組在鄉鎮街道、村委會、社區等基層單位組織開展個人信息保護法宣講活動,教育引導群眾增強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意識,全方位織密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防護網。
下一步,瓦房店市人民檢察院將繼續加大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公益訴訟辦案力度,將個人信息保護作為拓展網絡治理領域的基礎和重中之重,協同有關部門抓好個人信息保護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貫徹落實,不斷豐富辦案實踐,凝聚更多理論共識,推動形成個人信息保護多元共治新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