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張李昊
縱覽新聞記者田媛媛 任利 河北日報見習記者屈玉琪
“請快來救助我,7人遇到迷路,有口渴饑餓的狀況······”5月6日晚上9時35分,高德地圖SOS不斷閃爍的提示燈打破了保定市藍天救援隊隊部的寧靜。“我們去救您!”保定市藍天救援隊隊員在高德地圖對話欄發送信息后,立即開始布置救援。5月7日0時40分左右,7名被困保定三皇山的游客成功獲救。據了解,被困人員利用導航APP衛星求救功能成功獲救,這在河北省尚屬首例。
三皇山位于保定淶水縣一渡鎮南側,海拔雖六七百米,但山勢陡峭、路徑復雜,尤其夜間溫度驟降,對缺乏專業知識和裝備的游客較為兇險。北京市房山區藍天救援隊隊長陳海軍說,5月6日晚上8時40分他突然接到一個求救電話,1家7口被困在了保定的三皇山。北京市房山區藍天救援隊曾在三皇山進行過三十多次的營救任務,在與被困人員溝通其被困具體位置時,隊員們發現被困人員說出的位置與他們掌握的山上情況始終無法一致。結合以往經驗,北京市房山藍天救援隊指導被困人員在高德地圖的搜索欄輸入“衛星求救”,找到高德地圖上的求救平臺“衛星求救”來發起呼救信息。晚上9時35分,被困人員找到高德地圖衛星求救并在“SOS”上發出求救后,距離較近的保定市藍天救援隊也收到了信息,迅速做出了回應,并根據指令立即安排救援人員出發。
求救者在導航APP上發出的求救信息。(來源/保定市藍天救援隊提供)
根據高德地圖上顯示出的被困人員的準確位置,救援人員規劃出了營救線路。“被困的一家7口是從廊坊出發前往三皇山游玩,是四個中年人帶著兩位老人和一個小女孩,年齡最大的老人67歲,小女孩6歲。”北京市房山區藍天救援隊隊員齊朝岳說,被困人員后來描述,游玩之前全家曾做了攻略,攻略上說游玩一圈下來大概4個小時,于是一家7口并未攜帶過多物資就上山游玩了。上了山頂后可能是攻略給出的位置有偏差,也可能是一家7口行走路線出現偏差,再加上夜幕降臨,被困人員想下山已無法準確找到返回的路線。
縱覽新聞記者了解,參與當晚救援的除了北京市房山區藍天救援隊、保定市藍天救援隊還有淶水縣消防救援大隊。當晚11時06分左右,北京市房山區藍天救援隊率先找到了被困的一家7口,隨后其他救援隊也趕了過來。當救援隊員們找到被困人員時,被困的一家7口已經又冷又渴,其中6歲的小女孩一直哭個不停,救援隊員趕緊將帶來的水和食物分發給他們,準備等被困人員恢復體力后再帶他們下山。參與救援的保定市藍天救援隊隊員劉振術說,他們將帶來的羽絨服等保暖衣物讓被困人員趕緊穿上,此時山上的溫度大約10攝氏度。
下山的過程尤為艱難。因為被困人員所處的位置為野山,并沒有成形的道路,一路上碎石密布、荊棘叢生,十分困難。“我跟另一名隊員負責攙扶其中一位老人下山。山路比較陡峭,且上山過程中下了小雨,有一百米左右的山路根本站不起來,路寬60厘米,我們將老人夾在我們中間,三人坐在地上,蹭著下山。”劉振術回憶說,“野山沒有想象中美好,稍有不慎就會陷入絕境,所以務必做好相應準備。”
在各方救援隊伍并肩作戰下,經過一個多小時艱難跋涉,5月7日0時40分左右,被困人員被安全護送下山,且身體狀況良好。
救援人員護送被困人員下山。(來源/保定市藍天救援隊提供)
“這次山地救援得益于被困人員利用高德地圖提供出了準確位置,我們才能第一時間獲取被困人員情況,成功營救。”保定市藍天救援隊隊員王春征說。
縱覽新聞記者了解到,高德地圖自2024年9月上線了衛星求救功能,全國已有1100余支救援隊可實時接收求救信息。目前,該功能可以做到有網絡信號和無網絡信號兩種狀態全覆蓋。在無網絡場景下,現在僅支持部分手機的部分機型。在有網絡的場景下,求救者在無路網區域可依靠運營商移動網絡在高德App上發起求救。
5月14日,高德地圖工作人員向縱覽新聞記者確認,5月6日三皇山被困人員利用高德地圖APP衛星求救功能成功得到救援的事件,屬河北省首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