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兒女結親,兩家人就像綁在一根繩上的螞蚱”,和親家處得好,兒女的小日子也跟著順風順水;可要是踩了雷,那真能把好好的親家關系處成仇人。
和親家走動時最掉價的三種行為,尤其是第一個,不少家庭都在稀里糊涂地犯!
一、總把“我家孩子吃虧了”掛在嘴邊,逮著機會就抱怨
“我閨女嫁過去,洗衣做飯全包了,他家兒子連雙襪子都不洗!”“我兒子結婚出了那么多彩禮,他家陪嫁就這點東西,太摳門了!”有些家長啊,和親家見面,三句話離不開吐槽,覺得自家孩子在婚姻里吃了天大的虧。
小區(qū)張姐就是個典型。兒子結婚后,每次和親家聚會,她都要翻舊賬:“當初婚禮上,你們親戚坐錯桌,害得我多掏了兩桌酒席錢”“我兒媳婦懷孕了,你們都沒主動說過來照顧”。有次兩家人吃火鍋,她又開始數(shù)落親家沒給小兩口買婚房,飯桌上氣氛瞬間降到冰點。現(xiàn)在親家一聽說要見面,就找借口推辭,小兩口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要我說啊,兒女結婚是兩家人的喜事,老揪著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放,不僅顯得自己斤斤計較,還容易讓小兩口鬧矛盾。真有問題,私下和兒女溝通解決,別當著親家的面“翻小腸”,這才是聰明家長該干的事兒!
二、總愛擺架子,把親家當“下屬”使喚
“你明天來幫我接下孫子,我約了麻將局”“婚房裝修必須按我家的想法來,你們不懂審美”……有些家長,覺得自家條件好或者輩分高,就把親家當免費勞動力,說話頤指氣使,完全不考慮對方感受。
我表姐的婆婆就是這樣。表姐娘家條件一般,婆婆每次見面都擺足了譜:過年讓表姐父母來家里打掃衛(wèi)生;裝修新房時,直接把親家排除在外,還放話“你們家出不了錢,就別瞎摻和”。后來表姐懷孕,婆婆又要求表姐父母來伺候月子,理由是“你們閑著也是閑著”。表姐氣得回了娘家,小兩口差點鬧離婚。
親家之間是平等關系,不是上下級!就算自家條件好,也別把優(yōu)越感寫在臉上。尊重是相互的,你拿架子,人家心里早把你罵了八百遍,何苦呢?
三、管得太寬,插手小兩口的“床頭事”
“我兒子工資卡怎么在你手里?趕緊還給他!”“你們打算什么時候要孩子?不能再拖了!”有些家長和親家見面,總愛越界管小兩口的私事,覺得自己是長輩,啥都能說。
朋友王哥就深受其擾。他和親家聚餐時,雙方父母聊到生二胎的話題,王哥岳母直接說:“你們必須再生一個,最好是男孩,不然老王家香火斷了可不行!”王哥媳婦當場就黑臉了,因為她根本不想生二胎。更離譜的是,王哥父母還摻和小兩口的財政大權,要求兒媳婦每月公開花銷。現(xiàn)在小兩口一聽見雙方父母要見面,頭都大了。
小兩口過日子,有自己的相處模式。當父母的,別總拿“為你們好”當借口,插手人家的生活。和親家見面,聊聊天氣、養(yǎng)生、旅游多好,非要管閑事,最后吃力不討好,還破壞了親家關系!
和親家相處,就像炒菜放鹽,少了沒味兒,多了齁得慌。上面這三種掉價行為,真得趕緊改改!記住,親家之間,互相尊重、保持分寸,兒女的婚姻才能穩(wěn)穩(wěn)當當,兩家人的關系才能和和睦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