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最近跟著了魔似的,逢人就夸新認識的老陳,說人家有個神仙兒媳婦。昨天又跟我念叨:"老陳說她兒媳婦,讓買個菜就給幾萬塊,生日直接送車,親姐妹都比不上!"
我邊刷手機邊接話:"要么娘家有礦,要么兒媳婦是移動提款機唄!" 老太太當場愣住:"還真讓你說著了,人家娘家工廠開得紅紅火火,自己在單位也是領導,對老陳那叫一個大方……"
也真是的,換作是你,有人動不動甩幾萬塊讓你隨便花,孩子上學工作全包圓,收個房租還額外給辛苦費,能不把人夸上天?
我跟我媽笑:"要是有人這么砸錢,我能把她名字刻腦門上天天夸!" 老太太想反駁,轉了兩圈憋出句:"好像... 確實是這么個道理。"
這讓我想起倆姐妹的真實故事:
姐姐嫁的婆家,婆婆是個強勢的生意人,雖說嘮叨得像臺不停機的復讀機,可出手那叫一個闊綽:看見漂亮首飾就往姐姐手里塞,每月零花錢比普通白領工資還高,有了孫子直接承包所有開銷。姐姐常說:"婆婆嘴碎歸嘴碎,可送的東西實實在在。再說了,哪個婆婆不嘮叨?人家肯花錢就是真心疼人。"
妹妹就沒這福氣了,公婆種地為生,家底薄得見底,買房時婆婆攥著口袋直嘆氣:"閨女,不是不想幫,是真拿不出啊。" 妹妹后來跟我說:"我也想有個能幫襯的婆婆,哪怕嘮叨點呢,至少日子能輕松些。"
上周聚會,遇見個 "大男子主義" 大哥,當眾對老婆指手畫腳,沒想到他媳婦全程笑瞇瞇的。我悄悄問:"你不生氣?" 她夾了口菜說:"每月給 20 萬零花錢呢,比我上班賺得多。職場上被領導罵可沒這待遇,忍忍就過去了。" 我開玩笑:"要是不給錢呢?" 她眼神立馬變了:"敢試試?分分鐘讓他知道厲害!" 回家學給我媽聽,老太太笑罵:"你爸要能給我一萬,我也天天哄著他!" 得,原來在錢面前,大家都是務實派。
當然,也有人不認同。有人說:"家庭怎么能用錢衡量?" 我想了想,沒有反駁。現實就是,沒錢的婆婆想幫襯卻心有余而力不足,有錢的婆婆即便強勢,也能用物質化解矛盾。這不是勢利,是生活的真相。就像夫妻之間,經濟基礎好的家庭,矛盾往往更容易調和;反之,沒錢的日子,雞毛蒜皮都能吵成世界大戰。
見過太多老人,年輕時沒攢下錢,老了在子女家小心翼翼。也見過那些年輕時打拼的人,老了說話都硬氣:"我給你們買了房,提點意見怎么了?"
殘酷嗎?可這就是現實。你弱的時候,連家人都可能看輕你;你強的時候,別人對你的容忍度都會高幾分。
年輕時總覺得談錢俗,人到中年才明白,錢是底氣,是潤滑劑。它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卻能讓很多問題變得簡單。所以,別抱怨現實殘酷,趁年輕多努力,給自己攢點 "說話的資本"。不為別的,就為將來面對生活時,能多些從容,少些無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