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近日報道,3月初,當以色列封鎖加沙地帶、禁止所有援助物資和其他物資進入時,在當地一家非營利醫療機構工作的牙醫法迪·阿比德以為,這次封鎖最多也就持續幾周。但幾個月后,他不敢相信一切都在土崩瓦解。
在他居住的加沙城,因為沒有什么食材,社區餐廳正在關閉。每天,他所在的全球醫療組織開辦的診所都會接待很多營養不良的孩子,他形容這些孩子瘦得“皮包骨頭”。
加沙地帶衛生部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于以色列的封鎖,加沙地帶大約64%的醫療物資已經耗盡,特別是藥物短缺的情況尤其嚴重。一方面危重病人的數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急診室、手術室和重癥監護室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同一天,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發表聲明稱,加沙地帶已被圍困超過9周時間,以色列出于政治目的在加沙人為制造饑荒的行為“極端殘酷”。聲明稱,這種封鎖持續的時間越長,造成的傷害就越難以逆轉。
以軍(資料圖)
盡管60輛世衛組織醫療卡車滯留埃及阿里什,以色列仍以“防范物資流入哈馬斯”為由拒絕放行。以政府發言人聲稱封鎖是為施壓哈馬斯釋放人質,但聯合國強調援助分配全程受監管,至今未發現武裝組織截留證據。在這場持續兩個多月的圍城戰中,加沙民眾用塑料瓶接雨水的畫面、醫院地板上并排擺放的裹尸袋、父親抱著燒焦幼子遺體痛哭的影像,正在拷問著人類文明的底線。正如聯合國官員所言:“當裹尸袋成為最充足的物資,這場災難已沒有旁觀者。”
一份由聯合國機構和非政府組織發布的報告稱,由于新一輪巴以沖突持續,以及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持續封鎖,加沙地帶全部民眾面臨嚴重的糧食安全問題。由多個聯合國機構和非政府組織共同編寫的“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報告指出,在以色列對加沙地帶連續兩個多月實施完全封鎖后,加沙地帶全部人口面臨嚴重的糧食不安全,約47萬加沙民眾面臨“災難性饑餓”,絕大多數加沙兒童面臨極度食物匱乏的困境。
加沙人民(資料圖)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11日發表聲明說,根據以色列的政策,任何未來談判都將在炮火中進行,以實現所有戰爭目標。聲明說,美國方面已通知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將釋放擁有美國和以色列雙重國籍的被扣押人員艾丹·亞歷山大,此舉是哈馬斯向美方展現的一種姿態,預計將促成雙方根據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此前提出的停火方案,就釋放剩余被扣押人員展開談判。以色列此前已同意該方案,并正在為該方案可能實現做準備。
以總理辦公室此前表示,釋放亞歷山大預計將促成雙方停火,并就釋放剩余被扣押人員展開談判。哈馬斯11日發表聲明說,已準備好立即開始密集談判,盡最大努力達成最終協議,以停止戰爭、交換被扣押人員,并由一個獨立、專業的委員會管理加沙地帶,確保該地區在未來多年保持平靜和穩定,同時進行重建和結束封鎖。
卡塔爾和埃及稱亞歷山大獲釋是 “令人鼓舞的一步”,但承認談判仍存分歧。德國等歐洲國家則呼吁以色列通過政治途徑解決沖突,而非軍事手段。此次事件折射出巴以沖突的長期結構性矛盾:以色列以 “安全” 為由強化軍事控制,而哈馬斯以 “抵抗” 為旗幟爭取生存空間。盡管國際社會呼吁停火,但雙方缺乏互信基礎,且外部勢力(如美國、伊朗)的干預進一步復雜化局勢。亞歷山大的獲釋雖短暫緩解緊張,但能否成為和平進程的起點,仍取決于各方能否超越零和博弈,尋求包容性解決方案。
加沙人民(資料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