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廣州每年提供2000萬元專項財政支持,推動車網互動試點建設,鼓勵新能源車反向為電網送電,每度電最高獎勵5元,緩解高峰時段的供電壓力。13日,廣州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啟動會在廣州召開,廣州市電力行業協會車網互動分會也在會上同步舉行成立儀式。
廣州入選車網互動國家首批試點城市
傳統電網像單行道——發電廠發電,用戶用電。但在車網互動新技術的驅動下,每臺新能源車都能成為“移動充電寶”。車網互動,簡單來說就是讓電動汽車不僅可以從電網充電,還能在需要時將電能反向輸送給電網,相當于把車輛變成了“移動充電寶”。這種雙向充放電技術(V2G)不僅能幫助車主獲得收益,還能緩解用電高峰期的供電壓力,提高電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公布我國首批9個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和30個試點項目,廣州成功入選首批試點城市,廣汽集團和廣州供電局聯合牽頭的“汽車+ 電力”雙鏈協同V2G“城市級標桿”項目也位列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之中。此外,白云區“多場景多主體V2G標桿示范區”建設項目入選廣東省車網互動試點項目。車網互動作為交通與能源兩大系統的關鍵連接點,在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鞏固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以及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開展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既能緩解電網峰谷時段的供需矛盾,又能充分釋放電動汽車的儲能價值,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
會上,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介紹,廣州具備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領跑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日臻完善、場景驗證與區域聯動初顯成效三大優勢。目前,廣州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110萬輛,全市充電樁數量超22萬臺,公共充換電站突破4400座,充電運營商超400家。同時,廣州率先在 V2G量產車型上進行布局,推動新能源汽車從單純的“能源消耗終端”向“移動式分布式儲能單元”轉變。
廣州市發改委表示,廣州將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確定為加快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性產業集群之一。車網互動連接智能電網、儲能設施與新能源汽車終端,是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重要組成部分,廣州市面向2035年電力供應保障規劃也將車網互動工作納入其中。
車輛變身“移動充電寶”在高峰期放電
4月17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市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動國家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在政策支持方面,將推進V2G峰谷上網電價改革試點,完善車網互動聚合參與需求響應機制;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會加強智能有序充電設施的推廣與試點建設。未來三年,廣州市每年針對車網互動試點的專項財政支持力度可達2000萬元,計劃通過階段性建設補貼和放電量補貼等方式,充分調動各方參與的積極性。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電力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市財政提供的2000萬元專項補貼,包含建設補貼與放電量補貼。其中,對購置或投資更新V2G設施(平臺)的企業或用戶按不超過投資額的50%給予建設補貼,對V2G設施放電量按不超過5元/千瓦時給予獎勵。
會議宣布成立廣州市電力行業協會車網互動分會。廣州供電局將發揮電網企業“鏈主”牽引作用,用好行業協會力量,攜手廣汽、小鵬、比亞迪等車企,特來電、廣東電動等充電運營商,以及寧德時代、因湃電池等電池生產企業,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力;聯合廣東新型儲能國研院、清華大學四川能源研究院等各方共同推進設備標準、技術標準、市場標準的制定工作,并積極支持智慧能源、南網電鴻、無人駕駛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全力構建車網互動生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