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會談剛結束,特朗普就帶著“善意”和“友愛”去訪問中東了。暫定的行程是沙特、卡塔爾、阿聯酋。
中東各國如臨大敵,阿不,是簞食壺漿……似乎也不合適,總之,他們非常“歡迎”特朗普。特朗普之前就說了,沙特同意拿出上萬億美元,對美國公司進行投資。卡特爾王室近日更是表示,計劃把一架價值4億美元的豪華版客機改裝后送給特朗普。阿聯酋也在與美國談武器上的“大生意”。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能明白了,我們的“川皇”,這趟大概率是要去中東敲竹杠的。
在日內瓦會談結束后,中美經貿關系出現緩和跡象,但問題是可特朗普政府面臨的國內經濟困局并沒有解決,他只是解決了挑起關稅戰導致的負面影響而已。美國現在仍舊面臨著嚴峻的經濟和民生形勢。2025年一季度GDP環比折年率下降0.3%,失業率攀升至4.2%,近900萬美國人不得不打多份工維持生計。
所以,特朗普在中國身上沒有撈到好處,接下來就必須要想其他辦法,從別的國家撈錢。歐盟是一條路,另一方面就是去中東收割稻草。目前沙特已經承諾了6000億美元投資、卡塔爾150億美元增資計劃,阿聯酋1.4萬億美元十年投資。這些就是特朗普的救命稻草。
尤其是2026年中期選舉近在眼前,特朗普急需兌現“創造就業”的承諾。
當然,僅僅是投資承諾還不夠,這個只能解決遠慮,解決不了近憂。所以她還帶了波音、通用電氣等企業高管一同前往中東,很明顯是沖著價值142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和100架客機訂單去的,因為這些訂單能帶來20萬個“紙面工作崗位”。
雖然特朗普把這次中東之行吹得天花亂墜,號稱要簽署“改變歷史”的協議,但這些交易到底能不能落地,充滿了問號。沙特主權財富基金總規模才9250億美元,1萬億美元投資承諾都超過了其全部資產;卡塔爾3000億美元投資計劃里,波音客機訂單實際價值只占6.7%,大多都是“意向性協議”,水分太大。
美國想通過軍售構建反伊朗聯盟,結果價值350億美元的“薩德”反導系統部署沙特,刺激得伊朗加速鈾濃縮至60%,還因為繞過以色列訪問,導致保守派選民支持率下滑3個百分點。而且,美國要求沙特增產石油抑制通脹,和沙特“2030愿景”的減產保價政策完全沖突,再加上中國在沙特光伏電站、稀土開發等領域240億美元的投資,美國在中東的傳統影響力正在被不斷削弱。
就算特朗普在中東的所有協議都能兌現,也解決不了美國經濟的根本問題。通用電氣拿到142億美元燃氣輪機訂單,可關鍵零部件還得從中國進口,關稅成本壓縮得利潤率只剩4.2%,制造業回流就是個幻象。
1萬億美元中東投資里,78%會以美債形式存在,美聯儲加息又讓債務利息支出占財政收入的19%,債務黑洞越來越大。OpenAI與阿聯酋的AI合作得用中國臺灣地區芯片,美國對先進制程芯片的依賴度依然高達67%,數字經濟也十分脆弱。
特朗普的中東“敲竹杠”,不過是為了轉嫁危機、換取短期政治資本的手段,用軍火訂單掩蓋產業空心化的問題。但這種建立在債務擴張和地緣冒險上的策略,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中美緩和帶來的戰略喘息期,反而更突顯了美國進行結構性改革的緊迫性,光靠“敲竹杠”,根本填不平產業凋零的大坑。
國際觀察|特朗普中東行有何盤算——2025-05-1221:27新華社新聞
特朗普訪問中東,此行瞄準的是啥——2025-05-1318:41上觀新聞
6000億美元!美國沙特簽協議——2025-05-1409:43參考消息
特朗普訪問卡塔爾聚焦多個重點議題——2025-05-1408:30中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