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齊魯壹點援引美國“政治新聞網”和英國《獨立報》報道,在中美發布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后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迅速將其發動關稅戰的“炮火”轉向歐盟。近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雙方同意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計91%的加征關稅,中方相應取消了91%的反制關稅;美方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中方也相應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報道稱,聲明發布數小時后,特朗普開火抨擊稱歐盟“更糟糕”,對美國“很不公平”。
近日,特朗普在白宮舉行記者會,批評歐盟一直采取對美國不公平的貿易措施,包括對美國汽車樹立貿易壁壘,這嚴重削弱了美國的工業能力。歐盟每年賣給美國“1300萬輛”汽車,但是幾乎沒有美國汽車被出口到歐洲;歐洲不斷向美國傾銷農產品,但美國農產品幾乎從未被出口到歐洲。除此之外,歐盟一直在起訴美國的科技公司,包括蘋果、谷歌和Meta都在歐盟的訴訟范圍內。
歐盟(資料圖)
聽起來,似乎歐盟真的已經踩到了特朗普的每一根痛點。但眾所周知,這位商人總統,推行的策略總是充滿了商業精算的味道。在他的眼里,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國際關系在他看來,仿佛只是一場大型的商業競賽,勝者為王,無論代價幾何。合作與共贏?那是什么?他的行為可以堪稱是經典的“美國優先”,這種姿態雖然暫時地吸引了一些內部選民的歡呼,卻也使國際伙伴心生芥蒂。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在日前還提出了一系列的讓步方案,其中包括共同努力遏制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歐盟還在試圖把中國當做籌碼,贏得特朗普的“回心轉意”,可惜,主動獻上來的妥協,在特朗普眼中不值一提。而從這次中美日內瓦談判結果來看,美國不僅是尋求中美談判的主動方,還是關稅調整的妥協方。自特朗普重新上臺后,就悍然對全球發動關稅戰,但在中國這里卻完全討不到好處,遭到了強勢反制,在一個月多的貿易博弈中,美方美逐漸意識到,中國不會由著他的意思來。
特朗普(資料圖)
分析人士表示,歐盟和美國在2月份的慕安會議上就發生過政治上的摩擦,萬斯激烈抨擊歐盟“壓制民眾的輿論”。后續在俄烏談判問題上,特朗普始終堅持拒絕歐盟參與和談,他甚至在5月初邀請中國參加,也沒有邀請歐盟,可見對其不滿程度很高。現在中美經濟問題剛剛初步解決,外界認為按照特朗普的口風,他這次是肯定要去找歐盟“討回公道”——歐盟是除了中國之外對美國逆差最大的國家之一,特朗普之前曾要求他們必須大量進口美國的能源、糧食以及其他商品,歐盟對此不置可否。
不過,特朗普可能忽略了一點,現在的歐盟未必有那么容易拿捏。一方面,自從特朗普上臺,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裂痕肉眼可見地擴大了,歐盟對美國的信任和服從度也在降低。另一方面,中國與美國的聯合聲明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的做法也給全世界都打了個樣,包括歐盟在內的美國盟友只會意識到,面對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一味地妥協換不來尊重。比如,日本首相石破茂再三強調不會通過不斷妥協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有了這些國家的帶頭,歐盟可未必會被特朗普任意拿捏。
特朗普(資料圖)
如今特朗普政府方為刀俎,以英國為首的歐洲經濟體心甘情愿地自己躺上案板當魚肉,人家不宰你宰誰?不過好在特朗普這次壞心辦了好事,經過他的一番敲打,歐洲恢復了幾分血性:比如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就在近期接受的采訪中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可接受,歐盟會采取對應的反制措施。事實證明,只有我們的“以戰止戰”才是對付特朗普政府的正確方式。這一次中方玉珠在前,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越來越多的國家能醒悟過來奮起反抗,與中方合力擊碎美方的那套霸權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