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是當皇帝,皇帝被雍正搶走了,我還有什么理想的?
這是老十四被幽禁期間,對老十三說的一句話。
當時,老十三想讓老十四出山擔任西北大將軍王,以平定羅布藏丹增叛亂。
手里有兵權就有話語權,說不定還能逆風翻盤,老十四也一直想報復老四。
既然如此,他為何不接受大將軍王呢?
想要了解事情的原委,還要從年羹堯的死說起。
01
話說,年羹堯犯下大罪92款,可謂是罪無可恕,斷無生還的可能。
李衛帶著圣旨,和小翠做的飯菜,去見了年羹堯最后一面。
年羹堯死了,雍正、文武百官心里的大石頭也落下了,但另一個問題又來了。
本來有著年羹堯的威懾,羅布藏丹增根本不敢露頭,老虎一死,猴子就出來當大王了。
不久,紫禁城收到一封西北的“捷報”,說是將軍阿爾泰打了打勝仗,殺了敵軍200人。
可這真的是大勝仗嗎?并非如此。
羅布藏丹增劫了清軍一座糧庫,順帶還殺了70多人,清軍完全是虧錢的買賣。
雍正當即大怒,要嚴懲欺軍的阿爾泰,最后卻被張廷玉、老八等人勸阻。
原因很簡單,處置了他,讓誰來頂替。
臨陣換將是大忌,換得好還行,換不好不僅軍心不穩,西北局勢可能更糟。
這個時候雍正又想到了年羹堯,斯人已死,想也沒用。
思來想去,雍正心中還是有點窩火,于是便去找老十三商量商量,看看有沒有啥好辦法。
多年來,老十三為了雍正嘔心瀝血,身體早已油盡燈枯。
見到兄弟這般模樣,雍正也是很傷心,奈何朝廷大事耽誤不得。
“老十三......你知道現在這個局面,朕不能沒有你啊。”
這個時候老十三向雍正推薦一個讓你,如果他能出面,西北的問題必然水到渠成。
這個人就是被幽禁的老十四。
老十四這個人,心眼是窄了點,可畢竟咱們是同胞兄弟呀。再說,他在軍事上確實是一把好手啊......
雍正很猶豫,打心眼里不想用老十三,但最后還是答應了。
原因很簡單,瞅了一圈,身邊根本無人可用,唯一可用的人(年羹堯)還被自己殺了。
帶著雍正的期待,帶著家國大事的急迫,老十三來到皇陵見到了老十四。
02
此前老十三與老十四一直不對付,還曾在康熙面前打過一架,但過去的事情終究過去了。
老十三勸老十四放下恩怨,與雍正和解,再不濟也要考慮家國天下。
然而,老十四始終放不下內心的死結,向老十三大吐苦水。
我們都是兄弟,哪來的那么大的深仇大恨,而且我今日是奉皇上的上諭來看你的。
你可拉倒吧,不就是雍正讓你老十三來忽悠我,為他雍正效力的。
總的來說,老十四至死都不愿為雍正效力,也不遠接手西北軍事。
此事發生之前,老八曾給老十四寫過一封信。
大致意思就是,雍正遇到麻煩了,可能會讓你給他效力,你別答應啊!
老十四回答的也很干脆,我就是死,也不會給老四出半點力。
基于此,有人認為,老十四不出山,是被老八忽悠了。
有這樣的想法,說明你只看了《雍正王朝》些許皮毛。
從始至終,老十四都沒有與老八統一過戰線,所謂的兄友弟恭不過是逢場作戲。
比如,老十四在西北打仗期間,老八就讓人從中作梗;
老十四不遠千里給康熙送的禮物,半路被老八等人破壞了。
老八對老十四的支持,不過是不想讓老四好過而已。
老十四自然也知道這一點,處處提防著。
在膈應雍正一事上,老十四之所以答應的那么干脆,是因為雙方有著共同的敵人、共同的目標。
03
既然如此,為何老十四要拒絕去西北帶兵呢?
老十四與老十三的對話中,有這樣一句意味深長:
處死年羹堯派的小跟班李衛,承蒙雍正看得起我,還給我派個親王......
把西北大軍交給老十四,讓他成為西北的大將軍王,哪里有那好事,不過是一個陰謀罷了。
年羹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雍正是一個怎樣的人?對權力掌控欲極強,這樣的人會把軍權交給老十四嗎?
絕對不可能。
這不過是一種試探、一個陷阱而已,一旦老十四表現出對政治、對權力的野心,那么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為了給弘歷蹚平道路,雍正可是一手設計八王逼宮,把老八、老九和老十的野心“釣了出來”,然后直接除掉。
甚至連弘時被雍正殺了,一個連兒子都下得去手的人,對兄弟講情義,這可能嗎?
老十四的城府絲毫不比老八、老四淺,甚至更陰險,這樣的小伎倆哪里不明白。
如何來應對雍正的猜忌呢?老十四曾憤怒地對老十三這樣說:
雍正暗里操作,這樣的輸法,我至死不服。要命隨時來拿,成者王敗者寇,要認命我只認這個命。
關于這句話有人是這樣解讀的,老十四拒絕這個位置,不是怕死,而是怕死的不明不白,死的憋屈、死的窩囊。
怕被雍正坑了,最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其實并非如此,他是想把事情鬧大,讓天下人都知道,這樣雍正就會投鼠忌器,不敢對自己使陰招。
關于這件事情,有網友提出一個觀點,若老十四借此掌握西北大軍,就有了與雍正一較高下的資本。
事實上,這個想法根本不可能,以前不可能,現在更不可能。
雍正剛繼位時,老十四就是西北大將軍王,老四稍微讓年羹堯斷了他的糧草,解了他的兵權。
更何況是現在的雍正,他早已登基多年,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老十四更斗不過。
以前他與雍正作對,還有康熙遺命、母親庇護,現在這兩樣東西都沒了。
只要再敢做對權力表現出一點野心,結局只有死路一條,就如老八和老九一樣。
老十四的能力不輸老四,眼光也不輸老八,不可能看不清局勢、看不清危機。
正因為他太懂老四的為人了,所以一直在皇陵生活,安心當一個平淡王爺,這才活到乾隆時期。
乾隆即位不久,便下令釋放十四叔允禵,后來封為奉恩輔國公、多羅貝勒、多羅恂郡王。
相比于老大、廢太子、老八和老九,算是善終了。
對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