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技術的不斷普及,如何提升青少年的AI素養與創新能力?5月13日上午,由廣東中山網傳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中小學人工智能平臺推介及課程入校項目啟動會在中山市海外傳播中心舉行,會議聚焦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學的普及實踐,吸引15家教育機構負責人、行業專家及企業代表參會。
近日,教育部發布《中小學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學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進一步明確要推動人工智能與中小學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教育教學模式創新。中山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率先行動,推動人工智能通識課與學科融合,培育具備創新思維和科技素養的新時代人才。
會議現場,中山網傳媒中課通項目負責人蕭慶祺以“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創新”為題,介紹了中小學人工智能學習平臺。該平臺依托北京慧極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AI大模型應用技術,具備“學習過程可追溯”“學科融合提升”“安全邊界可控”三大核心優勢,課程體系覆蓋小學至高中階段,通過游戲化學習、AI+學科應用(如AI輔助的古詩創作、數學問題求解)、AI倫理教育等多個模塊,打造“有邊界且讓家長放心的AI學習環境”。
據了解,該平臺已在南頭鎮中心小學得到實際應用。自2024年9月起,該校便開設了AI興趣班,探索AI大模型與學校文化、學科相結合,成功打造“AI+非遺”特色課程,引導學生利用AI技術進行花燈設計、詩歌創作、編程等,讓學生在與人工智能大模型互動中收獲知識,提升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
中山市特德教育培訓中心總經理江國助介紹南頭鎮中心小學的“AI大模型應用”教學模式。該校通過試點班級先行、通識課普及、校外非遺文化融合三階段推進,為全市推廣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板?!?月份,我們將復制其教學模式,在南頭鎮將軍小學五年級普及AI大模型應用課程。也期待與在座各位攜手,共同為孩子打開AI世界的大門?!苯瓏f道。
會議期間,北京慧極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鐵力教授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向與會者展示了該平臺在全國各省市的應用實例,并解讀了“政策支持+技術賦能+師資共建”的推廣模式。他表示,中山作為項目的首發站,將通過“平臺+課程+師資”三位一體服務,助力學??焖贅嫿ㄆ鹜晟频娜斯ぶ悄芙逃w系。
會議還明確了項目合作的具體細則:由中山市特德教育培訓中心牽頭遴選優質師資,提供統一教材與教學交流平臺。2025年9月項目正式啟動,計劃覆蓋全市100所學校,惠及超10萬名學生。
◆編輯:吳玉珍◆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
來源:中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