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察
3月31日,江蘇省2025年度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報名結束,共有257984人報名繳費,人數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增加15.6%。
近兩年,我市社工考試報考熱度也持續攀升。2024年報考人數達19277人,同比增長163%;2025年報考人數在去年高位基礎上再增40%,位列全省第二。社工考證熱潮背后折射出哪些行業趨勢?一起來關注→
01
社區工作者報考熱情高漲 “持證上崗”需求迫切
在通州區金沙街道新市社區內,三十多位報名社工職業資格考試的社區工作人員、居民正在接受考前培訓。陳燕是新市社區的黨委書記,今年她帶頭報名了初級社工資格證的考試。
通州區金沙街道新市社區黨委書記 陳燕:社會工作部門為我們免費提供培訓,街道也很支持,我自己也很珍惜學習機會,利用午休、下班后的碎片時間備考復習,爭取一次通過。
陳燕所在的新市社區地處通州區老城區,常住人口一萬余人,轄區內老小區、學校、商鋪很多,這對社區基層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為積極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服務,陳燕及社區內其他工作人員,紛紛加入報考“大軍”,希望早日“持證”上崗。
通州區金沙街道新市社區居民 張升華:現在很多年輕人在外打工,不方便照顧老人。如果社區能有更多的專業人才來照顧老人,那年輕人也可以放心在外打拼,這對于一個家庭,乃至全社會來說,都是一個良性循環。
通州區金沙街道新市社區黨委書記 陳燕:當前,社區孤寡老人、高齡老人、青少年等人群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雖然我已經在社區工作20年了,但僅憑經驗很難面面俱到,“持證”正逐步成為加分項。
02
“持證率”轉化為“服務力”
激活社會治理末梢神經
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分為初、中、高三個級別。目前,我市共有12951個持證社工,其中高級社工師3人。
新市社區目前共有三位通過初級社工考試的持證社工。他們協同社區其他工作人員,不僅為轄區居民提供黨群服務、社會保障、法律咨詢等多項社區服務,還積極打造“幸福來敲門”特色品牌,組建幸福便民志愿服務隊,開展智慧養老、娛樂文化、醫療義診等志愿活動,將服務送上門,及時解決群眾難題。
通州區金沙街道新市社區持證社區工作者 宋煜琳:通過系統學習社工專業知識,我意識到傾聽、同理心、尊重接納的重要性,學會換位思考,能夠根據居民的需求不斷調整工作方式,讓更多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通過我們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轉變,讓社區企業、商戶、志愿者等資源也慢慢向我們聚攏,形成治理合力。
唐藝梅是如東縣掘港街道的殘聯理事長,1995年至今,一直從事著社會工作。2009年起,她不斷參加國家社工職業資格考試,去年取得了高級社工師職業資格。
如東縣掘港街道殘聯理事長、高級社工師 唐藝梅:通過持續學習與實踐,我提升了資源整合能力和實務技巧,更收獲了職業價值感,這份成就激勵我始終堅守助人使命,為促進社會公平貢獻力量。
03
凝聚社會合力
推動社工工作高質量發展
深耕基層一線的社區工作者,是社會工作者的一部分,他們肩負著幫助弱勢群體、促進社會和諧的重任。為鼓勵這部分人積極報考,從而提高基層治理、服務群眾的專業化水平,有關部門持續完善激勵保障政策,推動一次性獲證獎勵、崗位補貼、晉級晉檔等機制擴面提標,社工考證熱潮因此持續掀起。
下一階段,南通市委社工部將在人才崗位適配上下功夫,切實把“考試熱”變為“崗位熱”,“持證率”轉化為“服務力”。
南通市委社會工作部社工人才和志愿服務處處長 石卉:一是推動各領域加大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力度,在醫院、學校、志愿服務組織等需要開展社會工作服務的單位,進一步明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配備要求。二是加強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孵化,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用專業化力量指導完善基層社會治理。三是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職業保障體系,深化晉級晉檔、崗位補貼等激勵辦法,將社工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和服務保障范圍。
記者:許佳、余一江
編輯:許佳
責編:李可芹
審核:蔡躍華
本信息圖文及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