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在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南京市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啟動活動在白云亭文化藝術中心舉行?,F代快報記者了解到,5月至6月,全市殘聯系統將圍繞“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凝聚團結奮進力量”這一主題,開展100余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時代扶殘助殘文明實踐系列活動。此外,現場發布并解讀了四項“含金量”滿滿的惠殘助殘政策,多措并舉托起殘疾人“穩穩的幸?!?。
發布2025年目錄清單,涵蓋七大類46項基本服務項目
2024年3月,南京市殘聯在全省率先制定《南京市殘疾人基本服務指導性目錄清單》。該清單發布后,共為4.21萬人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為5.96萬人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為4209名殘疾兒童提供基本康復服務,為3437名殘疾人提供輔具適配服務,為1466名殘疾學生發放助學獎勵和補助,為2958名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主發放燃油補貼,為578戶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幫扶2874名殘疾人實現就業。
現場,2025年版《南京市殘疾人基本服務指導性目錄清單》(以下簡稱《目錄清單》)發布,在2024年基礎上新增了6個服務項目,為殘疾人提供七大類46項基本服務項目。
《目錄清單》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突出殘疾人基本服務的公益屬性,由14個政府部門牽頭,通過自行實施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為殘疾人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基本服務供給。
在服務項目上,新增納入殘疾人證辦理、上門評殘、最低生活保障、喘息服務、殘疾大學生學費補助等服務;在服務內容上,兼顧物質救助和關愛服務,20個項目為殘疾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質救助,26個項目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托養、教育、就業等服務。
記者注意到,2025年版《目錄清單》的服務項目在原先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服務對象、提升服務標準。比如,7—17歲殘疾兒童基本康復服務救助標準由原先的隨年齡逐年遞減,調整為0—6歲同類康復項目救助標準的85%;殘疾學生適配輔助器具全額補貼對象,從14周歲以下拓展至全年齡段殘疾學生;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殘疾學生教育生活補助標準,每學年分別提高至1500元和2000元。
《目錄清單》還延續了對殘疾人家庭的關心關愛,首次為“依老養殘”家庭內的困難重度殘疾人提供連續20天的寄宿制照護服務,給這類家庭提供了喘息機會,緩解長期照護壓力。
為落實“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等有關要求,部分項目還調整了對戶籍地、學校所在地等限制,讓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均等可及。比如,首次將符合條件的持本市居住證的殘疾兒童納入殘疾兒童基本康復救助范圍;新增的殘疾大學生學費補助項目,將在省外高校和省內部屬高校就讀的本市殘疾大學生納入保障范圍。
守護“星星的孩子”,開展“六大行動”共20項活動
孤獨癥,是一類發生于兒童早期并持續終身的神經性發育障礙。患兒往往會用特別的方式感受世界,他們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2024年,市政府救助的孤獨癥兒童占所有救助殘疾兒童人數比例達51.8%?;顒由?,解讀了《南京市孤獨癥人群全程關愛服務實施方案》,并發布2025年度市孤獨癥人群關愛服務行動項目。
2025年,市殘聯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南京市孤獨癥人群全程關愛服務實施方案》,該方案主要圍繞“醫療保障、康復救助、特殊教育、就業服務、托養照護、社會包容”六大領域,用四年時間,做好“四個銜接”,解決“四類問題”:一是做好“篩查發現”與“康復干預”的銜接,解決孤獨癥兒童“早發現、早救治”的問題;二是做好“康復救助”與“入學教育”的銜接,解決孤獨癥兒童“平等學、融合學”的問題;三是做好“托養照護”與“就業幫扶”的銜接,解決大齡孤獨癥者“有保障、有收入”的問題;四是做好“家庭支持”與“社會融入”的銜接,解決孤獨癥人群“獲關愛、享平等”的問題。
聘請以南京腦科醫院柯曉燕為組長的專家團隊,對60名孤獨癥兒童基本康復服務效果進行評估;遴選不少于50家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為1700余名孤獨癥兒童提供基本康復救助服務;增設28個寧康驛站,為1500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社區康復服務……2025年,南京市殘聯將聯合衛健委、教育局、民政局等九部門,開展“六大行動”共計20項活動,用愛點亮孤獨星球,讓每顆“星星”閃閃發光。
“養老+助殘”協同發展,為殘疾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務
“喘息服務”作為一種支持服務,可以讓殘疾人照顧者喘口氣,擁有短期的休息時間,從而緩解他們的壓力和疲勞。活動現場,發布了南京市殘疾人托養和喘息服務政策。
2025年,南京市殘聯、市民政、市財政三部門聯動出臺《關于健全完善殘疾人托養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試行)》,率先嘗試利用養老機構現有床位資源收住重度殘疾人,為“依老養殘”家庭提供喘息服務,探索“老年父母+殘疾子女”家庭共同入住養老機構或其他照護機構。
一方面,推進養老機構承接殘疾人寄宿制托養服務。鼓勵養老機構收住16-59周歲重度(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人,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標準,給予機構運營補貼。另一方面,為“依老養殘”家庭提供喘息服務。“依老養殘”家庭內低保、低保邊緣重度殘疾人,每年可入住養老機構20天,按照每人每天150元、全年3000元標準給予機構補貼,舒緩老年父母照護殘疾子女壓力。
殘疾人托養及喘息服務政策既是對現有托養服務體系的結構性優化,更是對殘疾人福祉的制度化守護,以制度創新回應民生關切,讓“弱有眾扶”的城市溫度浸潤每個需要守護的家庭。
拓寬家門口就業途徑,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政策發布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拜o助性就業”是我國現行殘疾人就業七種主要形式之一,是專門為重度肢體、智力、精神殘疾人等開發的一種就業形式。南京市輔助性就業產品涵蓋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編織、文化創意、食品加工、園藝種植、代加工等六大類別,共計100余種。
為幫助殘障群體在靈活就業中實現社會價值與經濟獨立的雙向賦能,市殘聯立足殘疾人需求,出臺了《關于加強我市殘疾人輔助性就業項目調配中心建設的通知》,將從專業化運營、標準化建設、品牌化打造、績效化管理等四個方面,全面升級提升殘疾人輔助性就業項目調配中心。比如,將充分利用南京傳統文化優勢,依托殘疾人工藝美術大師引領帶動,打造云錦、絨花、燈彩、剪紙為代表的南京特色文創產品;對運營良好、帶動殘疾人就業多的輔助性就業項目,調配中心將給予5萬-10萬元的補貼。
未來,市殘聯將通過扶優扶強調配中心,培育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輔助性就業項目,帶動周邊殘疾人從事靈活就業,幫助殘疾人實現從“依賴救助”到“自力更生”的蛻變與發展,助力殘疾人在家門口穩定就業。
通訊員 曹迪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杜雪迎 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