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新型課堂模式,成都市明遠書院學校于近日舉辦了第二屆“致遠”素養課堂系列展示活動。
各年級數學組教師進行課堂展示。何浩秋老師以趣味情境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探究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構建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模型,并通過練習將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培養了量感、空間觀念、幾何直觀和推理意識等核心素養。范超老師創新設計《字母表示數》課程,以“數青蛙”兒歌為載體,通過用字母概括歌詞感受其簡潔性,借助計算青蛙腿數理解字母式兼具數值與關系表達功能,使學生在寓教于樂中領悟數學符號化思想。
李娟老師執教《包裝的學問》,通過角色扮演,引導學生測量、計算禮盒不同拼接方式的表面積,結合長方體知識,探究最省材料的方法并在分組討論中優化策略。秦曉群老師聚焦“用方程解決分數實際問題”難點,借助“操場活動”情境,引導學生掌握“已知幾分之幾求原數”的方法。教學中結合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對比算術法凸顯方程優勢,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升應用能力,為分數應用題教學提供清晰路徑,助力數學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培養。
同課異構《正比例》教學中,伍旭鳳老師以汽車路程——時間等生活實例,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數據對比,發現關聯量“同向變化且比值一定”的規律,歸納正比例意義,并通過判斷正方形周長與邊長關系等練習,強化“三要素”理解,提升邏輯思維與應用能力;余莎老師以加油圖片和生活中的表格導入,引導學生觀察關聯量變化規律。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小組交流,發現正方形周長與邊長等變量比值恒定,歸納正比例意義及判斷方法。
活動特邀教研專家深度指導。教研員程依青強調以結構化教學為核心,通過系統性梳理知識框架,精準剖析各知識點的重難點與學生易錯點,并基于學情設計典型分層練習題,精講精練,有效提升學生知識掌握與應用能力。教研員何瑜姝強調構建開放性課堂,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引導提問、互動討論激發思維活力,同時將練習設計回歸公式本源,追溯數學原理的生成邏輯與演變過程,設計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推導,從根源理解知識本質,培養深度思維與創新能力。
“此次活動,學校各學科組以團隊協作之力,基于新課標深入研究教材,精準分析學情,整合教學資源,設計結構化教學過程。”成都市明遠書院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耕“致遠”課堂,以數理邏輯為經緯,以思維進階為階梯,讓學子在嚴謹與創新的交響中,破解真理的密碼,感受數學與萬物共鳴的永恒之美。(圖/文 成都市明遠書院學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