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小檔案
岳 漢
阜陽市第三中學2024屆高中畢業生
現就讀于浙江大學
經過了三年苦戰,我的高考成績還算令人滿意,但我想過程遠遠比結果重要得多,也更值得去投入、去付出,拼盡全力之后,無論結果如何都能夠坦然接受。接下來我分別從學習與生活兩方面分享我的體驗。
學習篇
方法與心態的修煉
學習是高中無二的主旋律,但一味死學而不得方法是萬萬不可的。對于一些普適性的方法以及個人技巧我想都有必要強調。
時間效率
“上課認真聽講”。這句話大概同學們已經聽得耳朵生繭了,但事實就是成績突出的同學上課效率總是極高的。緊跟老師的步伐,而非時而走神,時而做其他科目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在進入復習階段后,老師課上所講解的內容便不再局限于課本,而是會拓展更多的內容。誰能把握住這些內容,讓自己的知識面更加廣闊完善,誰才會最終取得勝利。以我的語文老師鄭老師為例,他上課時的思路如同牛奶傾倒在地上,四散開來,沒有誰會知道他下一句話會補充什么,會提起哪個知識點,考點卻又總是精準落在他補充的范圍之內。當然,完全地投入以及完整地消化老師傳授的知識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我想強調的只是盡力地把握課堂的每一分鐘、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瞬間。
合理分配時間,這件事也是老師一再強調的,但我認為這因人而異。從剛進入高中開始,同學們便被灌輸以數學為核心,以三主科為基礎的時間分配理念。我并不否認其合理性,我只是希望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優勢、愛好、成本收益來綜合考慮這一問題。為了說明這一問題,我先拿數學開刀,在重視數學的前提下,我們應該清楚地明白如何高效地利用花費在數學上的時間。當你反復看、反復想最后一道大題,卻沒有一絲頭緒時,你還要繼續嗎?我想是不必的。對于最優秀的、志于清北的同學,再難的題,他也必須硬著頭皮做下去。而對于大多數同學,學會取舍才會讓收益最大。在高考前,我也花費了大量時間去攻克壓軸題,常常令我焦頭爛額而鮮有效果。事實是高考數學答題卡的背面,我幾乎是空白,第十九道大題更是一字未動。這是每個人都需要想象的結果:你應當把時間用于鞏固優勢,查缺補漏,而不是盲目地做無用功。對于語文和英語則每天都需花費一定時間,久久為功。
學科攻堅
語文:在高一、高二我都沒有記筆記的習慣,直到高三才開始養成,結果看來也不晚。對于語文這門需要毅力與悟性的學科,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地積累、不斷地重復,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一個探索未知,再由生到熟的過程。一些好詞好句,一些特定概念,一些技巧方法,只聽一遍或看一遍,大抵就如同過眼云煙,雁過而不留痕;但倘若寫一遍,無論之后會不會再次復習也總會有個大致的印象。上文提到老師的拓展內容,你若不記,可能就當只聽個樂子,一笑了之;有心者則默默記下,關鍵時定會派上用場。
數學:對于這門科目我沒啥發言權,如果把數學刪了,我一定去北大了。這也從側面說明數學對于高手而言有著關鍵作用。說起來最簡單、做起來最難的就是把會做的都做對。在刷題過程中先不著急速度,把能拿到的分數都拿到手。數學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分模塊進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板塊不是圓雉曲線,不是導數,而是概率統計,因為平時它總是出現在比較靠前的位置。我很想拿到這不多的幾分,我很努力地研究它,但并不透徹,也沒有真正地懂得解題之道。高考時它出現在了填空題上,我也很自然地丟掉了這幾分。所以我們要盡力追求將某一類型的題目吃透,無論怎么變化,也難逃最基本的解題方式,當你看到它們的變式時仍然有自信解決它們,不至于自亂陣腳。
英語:英語是我的優勢學科。進入大學后才發現高中的英語就像兒戲,非常簡單,或者說用于應試的英語很簡單。英語的高分是在詞匯量的基礎上實現的。而積累詞匯的方式,一是直接背單詞書,二是在做題過程中背單詞。將每次考試當作練習,遇到不熟不會的單詞標記下來,考后去查詢并記憶。在一個具體語境下記住的單詞要比直接背誦可靠得多。一些短語句式、固定搭配也應多多積累,對于文本的理解以及寫作都有極大的幫助。注意,每次作文完成都要去找老師尋找反饋哦,注意,是每一次!
歷史:歷史書必修、選修,我復習時從頭到尾看了四遍,因為史實就是史實,總不會變的。若說技巧,就是做卷子時遇到做錯的題目,先返回教材,把那一時期的所有特點再回味一遍,分析錯因;然后去找老師探討,老師大概率又會給你補充一些知識,學到就是賺到。我的歷史高考分是98,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卷面,一定要保持卷面整潔。
政治:政治書的選必二、三我都沒怎么上新課,直接開始復習,結果也還不錯,說明方法十分重要。第一,我習慣于做思維導圖,在最后階段,思維導圖其實是一項作業,只不過每個人的完成情況和用心程度不同,收獲的效果肯定也是不同的。我是將每個章節都做了簡單的導圖,涵蓋了基本知識點。做思維導圖一個重要的點就是自主性,借鑒別人的效果幾乎為零。第二,在高三后期會有大量考試,每次考完試,對完答案,我會將自己答錯的、失分較多的題目與課本原文比對,然后在書本對應的段落旁邊標注上日期和考試名稱,久而久之,考試的重點你一翻開書就非常清楚了,對于自己哪一部分存在漏洞也很清晰了。政治是一門只要下苦功夫就一定會有結果的科目,所以我非常喜歡它,也樂意投入時間去爭取高分。
地理:地理是一項考驗心態的科目,因為分數并不穩定,甚至可能會低得離譜。在高考前三次考試中,我的地理成績都是50多分,雖然內心很慌張,但我清楚我的實力并沒有變,最終我的地理還是班級第一。我并不覺得地理是玄學,一些離奇的題目總有其背后邏輯,只是看你想不想得到。我個人不推薦刷題,先把地理圖冊通讀、熟悉,然后反復攻克曾經的錯題,直到能夠完整地解釋它的原理。做到這些,再見新題也如故友。
最后再整體說說考試吧,我的成績其實一直很穩定,我對自己的能力也有清晰的認知。許多同學由于成績的起伏而焦慮、煩惱,其實大可不必,一方面你的實力在短期內并不會劇變,所以不必為失利而懊悔,也不為出色而驕矜;另一方面明確一個事實,高考前的所有考試都是練習。做過一道題,無論對與錯,只要動了腦筋,那就是進步。最后強調:只要動起來,做事情,那么焦慮大概率與你無關。空想家總是比實干家有著更多的煩惱。
生活篇
在鋼鐵森林里培育玫瑰
高中生活的快節奏回想起來確實挺難熬的,但當時的我樂在其中,我喜歡早晨5時多霧蒙蒙的校園,我喜歡11時后空曠的大道,緊張的生活在彼時我的眼中卻是充實而充滿樂趣的。
人們常說高三是一個人的戰斗,我并不這么認為。即使最后我也會同我的同學共進午餐、晚餐,順便聊一聊一天的歡樂與苦澀,在那個環境下,朋友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藥,即便只是坐在一起,不說話,也覺得分外有力量。
高中生還有一項必備技能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以我個人觀點,調節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說出來或寫下來。每當考試失利時,我會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一個又一個人,說著說著,便覺得可笑而不是難過了。記日記也是一個好辦法,把自己的想法、感受都記下來。在敘述的過程中,你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來看待問題,也能更理性地調節自己的情緒。高壓環境下,寫日記就像一個宣泄的出口,我每個晚自習都會偷偷寫。不管何時發生,記錄下來總是好的。
我認為保持一項興趣愛好也是有必要的。以我為例,我經常會摘抄一些優美的片段、語句,在筆尖觸碰紙面的那一刻,我短暫脫離出了高三令人窒息的節奏,擁有我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形式是多樣的,你可以去閱讀、去畫畫,我希望同學們明確一個事實,不是把所有時間用在課內就叫好學,學習更重要的是效率,每天擠出來一點的休閑時間與你大量的自習時間相比微不足道。利用每天晚上回寢室以及周末小假的時間,我高三一年看完了《三體》三部曲,回想起來,這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每天晚上大課間我喜歡和同學去跑步,一天的壓力與疲憊都隨汗水去了,在愜意的晚風中,在歡快的歌聲里。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希望我的經驗能為學弟學妹提供幫助,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事業總要自己去經歷體驗。希望同學們能夠珍惜高中生活,珍惜你為理想堅持奮斗的時光,最終金榜題名,得償所愿。
(由岳漢口述,記者黃慧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