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巴基斯坦打了15天,莫迪終于等到美方電話,美方會不會介入?為何說中美這次站到了同一陣營?
近期的美印關系發展,呈現多樣化動態。首先是軍事合作深化,日前,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印期間,推動F-35戰機軍售談判,強化美印軍事同盟。與此同時,美印聯合軍演頻率增加,顯示兩國戰略協作加強。
(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印)
其次,經濟與科技合作。美國鼓勵印度加入“芯片四方聯盟”,減少對中國半導體依賴。印度也大量采購美國武器,如F-35、MH-60R直升機,鞏固和美國之間的防務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兩國仍有分歧存在,好比印度仍從俄羅斯進口武器,這和美國對俄制裁政策產生沖突,同時美印貿易關系存在摩擦,尚未完全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國的經濟合作。
雖說眼前情況是這樣,但實際上,美方從內心深處,上趕子拉攏印度還來不及,這是因為,印度算得上是美國印太戰略中的關鍵一環,如果印度能徹底倒向美國,那美方在所謂的“應對中國”行動中,就能多一個可靠籌碼。
既然大背景是這樣,那最近不斷升級的印巴局勢,似乎就成了考驗美方對印度真正態度的“試金石”。
不過美方真的做到了全力支持印度?從目前的情況看,美方不僅沒有這樣做,似乎還和中國站到了一個陣營。
(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警戒的安全人員)
自上個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槍擊事件后,印巴關系就極具降溫,沒過幾天,印巴兩軍就在克什米爾地區展開了小規模交火,之后,連著好幾天時間,戰火不斷持續。
日前,印度突然對巴基斯坦境內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發射導彈,至于巴方也不甘示弱,出動殲10CE擊落了印度戰機。兩國緊張關系大有進一步失控之勢。
(巴基斯坦擊落印度戰機)
美方本應該是大力支持印度的,可是在這段時間里,莫迪卻沒有等到美方的介入,就僅僅是戰火蔓延15天后,才等到美方打來的一個電話。
和印度外長蘇杰生通話的是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他強調兩國應該緩和緊張局勢,支持雙方展開直接對話,努力加強溝通。
從魯比奧的表態看,他的態度不溫不火,根本就沒有堅決支持印度的意思,更何況,同樣的通話內容,魯比奧還對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說了一遍。如果非要說美方對印巴的表態有何不同,魯比奧多對蘇杰生說了一句,會和印度合作打擊恐怖主義。
(美國務卿魯比奧)
實際上,莫迪早該明白,美國是不會輕易明確站隊。
第一,美方一直很謹慎,避免深度介入。美國官方表態算是非常克制,僅呼吁印巴“保持溝通渠道暢通”,并未明確支持任何一方。
而美國總統特朗普,雖說批評印度的軍事行動“可恥”,但美國政府整體保持謹慎,避免直接干預。現在美方更傾向于通過外交手段調停,而非軍事介入,這與俄烏沖突中的高調支持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美國有自己的戰略利益考量,偏向印度,但維持與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前面提到,美國將印度視為“印太戰略”的關鍵盟友,近年來大幅提升美印軍事合作。同時,美國仍需巴基斯坦在反恐問題上的合作,因此避免完全站隊印度而激怒巴方。
第三,美方也在避免沖突升級,防止核風險,由于印巴的“核性質”,美國擔憂局勢失控,所以才不斷強調“克制”和“對話”,本質上就是擔心出現失控的局面,如果那個時候,美方已經介入其中,那必然會在國際社會上背負罵名。
(中方就印巴局勢表態)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面對印巴局勢的態度上,中美的立場十分相近,中美都強調印巴應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避免軍事對抗。同時也譴責恐怖襲擊,支持國際反恐合作。
其實這一立場正是最為正確的,畢竟誰都不愿局勢失控,否則帶來的災難也是沉重且痛苦的,所以在此也希望印巴能盡早直接對話,解決分歧與矛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