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系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尤其是兩岸軍事實力到底差多少,更是讓人好奇得不行。臺灣退役少將于北辰有一次在節目里說了一句,說“一個兵能換大陸一條船”。這話一出,網上頓時炸開了鍋。
臺灣海峽這地方,地理位置太關鍵了,東邊連著太平洋,西邊挨著大陸,往南是南海,往北是東海,誰控制了這兒,誰就在西太平洋有了一張大牌。兩岸關系從1949年分開后,就一直是拉鋸戰的狀態,尤其是軍事實力對比,成了衡量雙方底氣的一個大指標。
這些年,大陸經濟發展快得像坐火箭,軍費投入也跟著水漲船高,解放軍的裝備和實力那是突飛猛進。反過來,臺灣這邊呢,雖然有美國撐腰,但經濟體量小,軍費有限,軍隊規模和裝備更新速度都跟不上大陸。這差距怎么看都挺明顯,但具體到什么程度,我們得細細掰扯。
1968年,于北辰出生于臺北人,祖籍山東,當過臺灣陸軍少將,最高干到裝甲542旅旅長。他在軍中是出了名的反共派,退役后也沒閑著,跑去當評論員,還開了個社交頻道叫“于北辰將軍”,靠著犀利的觀點吸了不少粉。
他那句“一個兵能換大陸一條船”,是2021年在政論節目里說的。當時他在懟臺灣政治大學副教授賴岳謙。賴岳謙之前在大陸的節目里說過,臺軍裝備老舊、訓練不行,戰斗力就是“紙老虎”。
于北辰不樂意了,節目里直接開嗆,說:“人數上我們比不過解放軍,但要說單挑,我不輸你!”接著又補了一句:“跑馬拉松你追得上我嗎?跑步你就輸了!”最后才拋出那個“一個兵換一條船”的說法。
要弄明白于北辰這話有沒有點道理,我們得實打實地把兩岸軍事實力拿出來比比。我們從幾個大方面入手:兵力規模、武器裝備、訓練水平,還有戰略位置,看看差距到底在哪兒。
先說兵力。大陸的解放軍現役部隊大概有200萬人,這數字是2023年公開數據的估計。加上預備役和民兵,戰時能動員的人數輕松上千萬。反過來看臺灣,臺軍現役部隊也就16萬左右,差距是10倍以上。
大陸人口14億多,臺灣2300萬,人口基數就擺在這兒,兵源差距是天生的。臺灣之前還有義務兵役,但2018年后改成了志愿役,征兵難度大了,部隊人數一直縮水。大陸這邊呢,兵員充足,還能挑著選,質量也不差。這一塊,臺灣完全不是對手。
再看裝備,這可能是差距最明顯的地方。解放軍這幾年軍費猛漲,2023年國防預算大概是1.55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200億美元),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臺灣2023年軍費也就190億美元,連大陸的零頭都不到。
大陸海軍現在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艦艇總數超過350艘,包括“山東號”“遼寧號”兩艘航母,還有055型驅逐艦這種“萬噸大驅”,火力強得離譜。潛艇也有好幾十艘,核潛艇都上場了。
臺灣海軍主力是4艘基德級驅逐艦和6艘成功級護衛艦,都是20多年前的老貨,總噸位加起來也就大陸一個航母戰斗群的水平。
解放軍空軍有殲-20隱形戰機,數量已經過百,還有殲-16、蘇-35這些先進戰機,總數超過3000架。臺灣空軍靠的是F-16,最新的F-16V也就66架,還有些老舊的幻影2000和經國號,總數不到300架。數量差10倍,技術上也有代差。
大陸的東風系列導彈,比如東風-17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射程能覆蓋臺灣全境,還能打航母。臺灣有“雄風”反艦導彈和“天弓”防空導彈,但數量少,射程和威力都比不上大陸。
裝備這塊,大陸是全面領先,臺灣只能靠美國買點二手貨撐場面,但杯水車薪。
訓練也很關鍵。解放軍這幾年特別注重實戰化,臺海演習幾乎年年搞,2022年8月那次直接圍著臺灣轉了一圈,展示了指揮、協同和后勤能力。他們的訓練科目多,強度高,模擬實戰的程度很深。
臺灣的“漢光演習”每年也搞,但老被吐槽是“演戲”。比如有次演習,士兵扛著假導彈跑來跑去,擺拍痕跡太重。臺軍訓練時間短,實戰經驗幾乎沒有,士氣也常被質疑。跟解放軍比,訓練水平差了好幾檔。
臺灣位置好,扼守西太平洋咽喉,但面對大陸就尷尬了。大陸在福建、浙江一帶部署了大量導彈、雷達和空軍基地,離臺灣最近也就100多公里,能隨時封鎖海峽。臺灣的地形多山,防守有優勢,但現代戰爭靠導彈和空軍,地形優勢頂不了多大事兒。
大陸還有個大招,叫“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用導彈和海軍把美軍擋在第一島鏈外,臺灣想靠美國援兵都難。戰略上,臺灣是孤島,補給線一斷就完了。
于北辰說“一個兵能換大陸一條船”,從軍事角度,這話站不住腳。一艘軍艦少說幾十人,多則幾百人,配著導彈、雷達和火炮,一個兵拿什么換啊?就算臺灣兵再能打,現代戰爭也不是單挑能解決的。
但他這話也不是完全沒來由。可能他是想說,臺灣兵的素質、意志力比大陸強,單兵價值高。這想法有點道理,比如臺灣兵受教育程度普遍高,訓練里也強調紀律和忠誠。但問題是,戰爭不是靠個人英雄主義,裝備和人數才是硬道理。一艘055型驅逐艦,能打沉臺灣好幾艘船,哪輪得到單兵上場?
兩岸軍力差距這么大,根兒上還是經濟和戰略決定的。大陸GDP是臺灣的20多倍,軍費自然多,技術研發和裝備更新都快。臺灣經濟小,軍費靠稅收和美國援助,撐不起大規模軍隊。
未來大陸軍力還會漲。他們的航母計劃到2030年可能有4-6艘,高超音速武器、無人機這些新玩意兒也會越來越多。臺灣就算再買美國裝備,也追不上這速度。美國雖然會賣F-35、愛國者導彈,但數量有限,價格還貴,臺灣掏不起多少錢。
而且,大陸還有個殺手锏:科技自研。解放軍武器全是國產,供應鏈穩。臺灣全靠進口,美國一卡脖子就麻煩了。
兩岸軍事實力的懸殊,是客觀現實,不是誰喊幾句口號、擺幾個姿態就能改變的。于北辰說“一個兵換大陸一條船”,乍聽之下似乎英勇無畏,實際上卻更像是一種情緒宣泄。
在現代戰爭中,講求的是體系作戰、后勤保障、制空制海、電磁控制,沒有強大的工業支撐與戰略縱深,單憑所謂“以一敵百”的精神口號是無法支撐作戰全局的。臺灣在硬實力上的劣勢,決定了其無法與大陸進行對稱沖突,更無法在正面戰場上取得勝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