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空軍一號都還沒有交付,拿什么給沙特完成1萬億的軍購訂單?2025年5月13日,沙特與美國簽署了價值14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萬億元)的史上最大軍售協議,涵蓋防空導彈、太空技術、陸軍現代化等五大領域。
然而,這筆訂單的蹊蹺之處在于:美國連總統專機“空軍一號”都因供應鏈問題拖延到2029年才能交付,卻承諾在特朗普2029年卸任前完成對沙特的軍售。更耐人尋味的是,沙特剛在2025年3月與中國簽署650億美元的無人機技術合作協議,轉頭就向美國送上“天價保護費”,這背后藏著怎樣的利益交換?
美國當前軍工體系正面臨嚴重危機。波音公司因供應鏈斷裂、技術瓶頸和設計爭議,連總統專機“空軍一號”都推遲到2029年交付,而沙特訂單中卻包含大量先進裝備,如太空能力建設和信息通信系統升級。
更關鍵的是,美國軍工的核心材料——稀土——高度依賴中國。中國控制全球90%的重稀土產能,F-35戰機的發動機涂層、導彈制導系統等均需中國稀土支撐。2025年4月,中國對7種軍用級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后,美國軍工企業直接陷入恐慌。
所以,美國對沙特的軍售承諾更像一場“資源置換”。協議中明確提到“太空能力建設”和“信息通信升級”,而沙特近年正試圖突破稀土開采技術。2025年3月,美國批準在五角大樓軍事基地建設稀土精煉廠,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此時沙特送上1萬億訂單,極可能是以軍購為籌碼,換取美國協助其開發稀土資源——例如沙特沙漠中尚未公開的稀土礦藏,或是通過美國斡旋從第三國獲取中國稀土。
這種猜測并非空穴來風,特朗普剛與中國結束關稅談判,雙方同意將關稅降至戰前10%,之所以談判這么順利,而且中方態度非常強硬,不排除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放松,可能是談判條件之一。沙特此時簽單,既為美國軍工“輸血”,也為自身稀土開發鋪路。正如網友調侃:“美國用沙特的美元買中國的稀土,再拿稀土造武器賣給沙特——閉環薅羊毛。”
沙特雖是美國傳統盟友,但早已對美式霸權不滿。美軍遠程鎖死沙特F-15SA戰機的技術后門,拜登政府拒絕向沙特出售F-35,都讓沙特意識到“安全不能全靠美國”。而中國提供的紅旗-17AE防空導彈、殲-35E隱身戰機(價格僅為F-35的60%),以及促成沙特-伊朗和解的外交智慧,正在動搖美國的中東主導權。
美國此次軍售暗含多重算計:
對沖中國影響力
:通過軍售綁定沙特技術標準,阻止其采購中國殲-35E等裝備。
鞏固石油美元
:1萬億訂單中30%資金用于支付美國顧問費和培訓項目,本質是美元回流。
為特朗普2026年大選造勢
:軍售可創造數萬就業崗位,掩蓋關稅戰對美國經濟的沖擊。
盡管沙特暫時選擇美國,但中國已在中東撕開三大突破口:
無人機市場壟斷
:沙特在也門戰場被胡塞武裝“拖鞋軍”暴打后,2024年珠海航展豪擲758億元采購中國無人機生產線。
隱身戰機替代選項
:美國拒售F-35,而中國殲-35E無政治附加條件,性能接近且成本更低。
安全理念革新
:中國提出《中東安全倡議》,以“不站隊、促和平”贏得信任,與美國“軍售換戰爭”的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沙特1萬億訂單看似美國霸權的勝利,實則是傳統秩序的掙扎。當美國連總統專機都造不出來時,沙特的天價軍購更像一場“賭局”——賭美國能解決稀土危機,賭中國不會全面斷供,賭中東不會爆發新戰爭。而中方要做的,是繼續用技術優勢和地緣信用打破“武器換主權”的霸權邏輯。正如也門戰場上被擊落的F-15和愛國者導彈所揭示的:再貴的美國武器,也擋不住時代變革的洪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