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多家企業收到中方警告,要求他們別把含有中國稀土的產品轉賣給美國軍工企業,如果違反出口限制就等著吃制裁。
說到稀土,咱中國往那一站,就是妥妥的“武林盟主”,產量全球第一那是基本操作,更厲害的是那一手爐火純青的加工提煉技術。
這就好比開了一家獨步天下的米其林餐廳,不僅食材儲量冠絕全球,新鮮得能掐出水,后廚里的大師傅個個身懷絕技,能把土疙瘩變成金元寶,別家想吃這口頂級的稀土菜?要么乖乖排隊來咱這兒買半成品,回去自己瞎鼓搗,要么,就只能眼巴巴看著,干著急沒轍,這份底氣,可不是一天兩天練成的。
稀土這玩意兒,挖出來只是第一步,跟剛從地里拔出來的蘿卜沒啥兩樣,關鍵在于后續的分離、提純,那可是一套復雜精密的“獨門秘方”,純度差一點,性能就天差地別。
我國在這一塊兒深耕多年,技術壁壘高聳,別人想抄作業?門兒都沒有,這才是我們在稀土問題上能挺直腰桿說話的真正本錢,所以你看,這棋局的開篇,咱就先手占盡了優勢。
有些鄰居,自家地里一兩稀土都不出,偏偏高科技產業又跟打了雞血似的往前沖,比如韓國,他們那些芯片、屏幕、新能源電池,哪個不是嗷嗷待哺,等著稀土“喂奶”?
按說,咱供貨,他們安心搞生產,大家一起賺錢,這買賣多敞亮,可總有人心思活絡,老想在鋼絲繩上跳舞,玩點“借花獻佛”的小聰明。
韓國從咱這兒拿了稀土,一轉手就想偷偷摸摸塞給大洋彼岸的美國,這就有點不厚道了,是吧?我們辛辛苦苦從土里刨出來、費勁巴拉提煉好的寶貝疙瘩,憑什么讓你拿去做人情,尤其是送給那個天天變著法兒想給我們下套、使絆子的人?這事兒傳出來,我們能當沒看見?警告、敲打,那都是客氣的。
真把咱惹急了,直接撂下一句話:再有下次,這生意就拉倒!韓國八成以上的稀土都指望我們,這要真斷了糧,他們那些引以為傲的半導體、新能源車、軍工產業,估計得集體趴窩,哭都找不著調,這種被人掐住命門的感覺,那滋味,誰試誰知道。
為啥非得冒這險,玩這種火中取栗的把戲?說白了,還是那套老掉牙的“安全牌”和“選邊站”的戲碼,韓國在安全上對美國依賴太深,總想著在美國大哥面前好好表現一把,在中美之間找點所謂的“平衡”。
結果呢?這回平衡木沒踩穩,一腳踏空,差點兒摔個底朝天,這也算是給其他那些揣著同樣心思、想跟著美國瞎起哄的國家提了個醒:想跟風可以,但別伸手碰不該碰的蛋糕,不然,那苦果就只能自個兒慢慢咽了。
韓國那邊一哆嗦,太平洋對岸的美國也跟著心驚肉跳,別看稀土名字里帶個“稀”字,仿佛不那么起眼,可對于美國這樣的軍事和科技強國來說,這玩意兒簡直就是工業體系的“骨骼”和“神經”。
一架最新銳的F-35隱形戰斗機,據說肚子里就得“吃”進將近半噸的稀土,一艘在深海潛行的核潛艇,更是個“大胃王”,沒個幾噸稀土根本動彈不了,沒了這些工業“維生素”,那些聽起來威風凜凜的高科技武器,立馬就可能變成一堆動不了的廢銅爛鐵。
美國本土也不是沒有稀土礦,阿拉斯加、加州都有些儲量,問題在于,他們空有食材,沒有好廚子,稀土開采出來是毛坯,要變成能派上用場的高純度材料,得經過分離、提純、冶煉、加工等一長串復雜的工藝流程,這套“滿漢全席”級別的技術活兒,恰恰是我們的看家本領。
美國想繞開我們,自己從頭建起一整套產業鏈,那可不是砸錢就能速成的,技術積累、人才培養、環保壓力,哪一關都不好過,特朗普當年揮舞著關稅大棒,氣勢洶洶地搞貿易摩擦,估計他老人家也沒算到,自家的脖子反倒被小小的稀土給牢牢卡住了。
我們這邊稍微緊一緊出口的“水龍頭”,美國的軍工生產線上就可能出現“等米下鍋”的窘境,不光是五角大樓急,華爾街也跟著上火。
新能源汽車要跑起來,智能手機要更聰明,超級計算機要算得更快,這些光鮮亮麗的民用科技背后,芯片、永磁電機等核心部件都離不開稀土的身影,有風聲說,美國那邊已經開始悄悄打探,希望能坐下來談談,看看能不能松松口,早知今日肉疼,何必當初瞎折騰呢?
如今從國防到民用,美國國內是一片抱怨聲,雷達失靈、導彈卡殼、戰機趴窩的風險,都像烏云一樣籠罩著,不少企業大佬也公開喊話,說稀土短缺讓他們供應鏈壓力比山還大,再這么下去,有些科技巨頭能不能扛過這個冬天,都得打個問號。
這場圍繞稀土展開的角力,表面看是貿易上的你來我往,是資源爭奪,但往深里瞅,其實是全球產業鏈如何重塑、國際規則由誰書寫的大問題。
過去,我國是“世界工廠”,靠汗水掙辛苦錢現,在不一樣了,我們不僅能造東西,還捏著不少關鍵戰略資源的“命門”,美國想靠加征關稅的老辦法來施壓,結果一不小心,發現自己反倒被將了一軍,真是世事難料。
特朗普也曾信誓旦旦,說要讓美國徹底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口號喊得震天響,可具體藥方呢?一直沒見著什么靈丹妙藥,缺技術、缺產業鏈、缺熟練工人,更缺的是持之以恒的戰略投入和忍受短期陣痛的決心,光靠打嘴炮是變不出稀土精煉廠的。
就算有些美國礦業公司,比如加州那家叫MPMaterials的,號稱要重振本土稀土雄風,也開始自己加工一些稀土精礦,但最后分離提純的環節,還得乖乖把半成品運到我們這兒來精煉這,就好比你興沖沖買了最新鮮的菜,結果發現自家沒鍋沒灶,最后還得厚著臉皮送到鄰居家,讓人家幫你炒,炒成啥味兒,得看鄰居高不高興。
更厲害的還在后頭。我們現在著手建立全球稀土追溯系統,這可是個大殺器,這系統一跑起來,每一批稀土從哪個礦坑出來的,經過了誰的手,最后流向了哪里,都給你記錄得明明白白,一清二楚。
誰要是想在中間搞點小動作,偷偷摸摸倒賣轉運,企圖蒙混過關,那就等于是在聚光燈下裸奔,自找麻煩,這不僅僅是為了管好自家的出口,更是為了防止某些國家“抄后門”、“鉆空子”,從而維護全球稀土供應鏈的穩定和公平,讓規矩真正立起來。
稀土這不大不小的風波,給世界各國都實實在在上了一課,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一切的今天,產業鏈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捆綁了,沒有哪個國家能關起門來,憑一己之力玩轉所有高科技。
你看隔壁的日本,汽車工業和電子產業也是稀土的消耗大戶,他們的日子同樣不好過,韓國那前車之鑒,就像警鐘一樣,也在日本耳邊敲得邦邦響,如果只盯著眼前那點芝麻綠豆的利益,總想著在中美兩大之間投機取巧,玩什么左右逢源的把戲,那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聰明反被聰明誤。
有行家估摸著,就因為稀土供應這一塊兒卡得緊,今年全球電動汽車的產量都可能要縮水不少。這可不僅僅是一兩款車型賣得好不好的問題,而是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讓整個高科技產業鏈都感受到陣陣寒意,汽車、電子、風電、醫療設備,哪個行業不受影響?
說到底,稀土這張牌,握在手里,分量確實沉甸甸,它影響的絕不僅僅是幾件武器裝備,而是牽動著整個現代科技和經濟發展的神經中樞,這事兒也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在那些關乎國計民生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資源上,必須牢牢掌握自主權,不能仰人鼻息。
同時也給全世界提了個醒: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那種試圖通過技術封鎖或者資源壟斷來遏制別人發展的想法,不僅短視,而且危險,最終很可能傷人不成反傷己,未來的世界舞臺,需要的是開放、包容、互利的握手,而不是零和博弈的拳頭,稀土這盤大棋究竟會怎么走下去,每一步都考驗著棋盤上所有玩家的智慧、遠見和定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