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煤田地質局在瓦斯災害防治和煤層氣開發利用領域深耕細鉆,完成了變害為寶理論到實踐的重大突破。”5月7日,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總經濟師、二級巡視員楊平介紹。
瓦斯又叫煤層氣,是賦存在煤層中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烴類氣體。在煤礦開采中,瓦斯存在爆炸與突出等潛在大風險,是威脅礦井安全的“頭號大敵”。但是,瓦斯也屬非常規天然氣,兼具經濟和環保價值,是關鍵的戰略資源。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依托第一勘探隊成立山東首家礦山瓦斯災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圍繞提高瓦斯抽采治理效率和治理效果、降低治理成本等技術難題,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開展“高瓦斯突出煤層強化增透高效瓦斯抽采關鍵技術理論研究”等4個科研項目。
其中,在破解傳統水力聯動機械造穴機械刀臂展開緩慢、造穴直徑偏小等技術方面,歷經3次迭代研制成功新型水力聯動機械造穴裝置,煤壁內平均展開時間僅需約5分鐘,展開效率提高12倍,煤段內施工效率達水力沖孔工藝效率的3倍。該裝置目前已完成工業化試驗,大大增強了煤層瓦斯抽采效果,累計解放5000余萬噸煤炭資源。
此外,聚焦煤層氣開發利用,開展井下瓦斯開發利用技術攻關與實踐,克服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等難題,完成了井下瓦斯鉆探進尺70余萬米,抽采瓦斯純量逾1000萬立方米,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5萬噸,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據了解,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科技投入達到年度到賬事業收入的2.9%,創建29個重點管理科研創新平臺,與山東科技大學共建山東省礦井上下導航與監測重點實驗室,取得發明專利88項,在多個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其中,綜合物探找煤技術獲全國自然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為全國地勘行業唯一獲獎的煤炭科技成果。
本報記者 寧欽廣 李龍
通訊員 甘芬 韓言寧
來源:山東科技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