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春潮涌動,正是春耕大忙時。隨著氣溫回升,鎮賚縣水稻插秧工作進入關鍵期。稻農搶抓農時,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專家深入一線指導,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日農耕畫卷在鎮賚大地徐徐展開。
5月12日,農技專家團隊走進鎮賚縣“水田第一大鄉”嘎什根鄉。在新荒戶村,水田如鏡,倒映天光。農技專家蹲守田埂,手把手為村民傳授插秧要領:“這個品種的稻苗,間距保持在20-30厘米最佳,既能保證光照通風,又為高產打基礎。”農戶們認真聆聽,將嫩綠秧苗整齊碼放在儲苗架上。插秧機穿梭往來,一排排秧苗迅速扎根水田,荒蕪的土地轉眼換上綠裝。村民潘永波看著這一幕,滿臉喜悅:“專家來得太及時了,有技術兜底,今年豐收穩了!”
嘎什根村村民胡立江今年種了10坰“中科發5”水稻。談及選種原因,他信心十足:“‘中科發5’產量高、抗倒伏,還耐鹽堿,特別適合咱這兒的土地。再加上農業農村局和省農科院專家全程指導,收成肯定錯不了!”作為吉林省水稻種植第一大縣,鎮賚縣今年水稻種植面積達155.9萬畝,主產區集中在嘎什根鄉、五棵樹鎮、大屯鎮等地。自5月8日啟動插秧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32萬畝,預計5月25日全面收官。近期,農技人員頻繁下鄉,緊盯插秧進度,指導農民利用晴好天氣加快插秧,確保秧苗在低溫陰雨來臨前順利返青。
近年來,鎮賚縣牢記保障糧食安全的使命,在提升水稻產量的同時,著力發展品質農業。通過與吉林省農科院深度合作,引入新質生產力,改良土壤、培育良種、推廣新技術,推動水稻產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型。昔日“白色沙漠”,如今已變身阡陌縱橫的米糧川。鎮賚縣正向著吉林省“水稻品質第一大縣”目標大步邁進,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堅實力量。(劉俊明)
來源:鎮賚縣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