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委獲悉,市住房城鄉建委去年下達2024年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和市級財政基礎補助資金計劃,有16個傳統村落被列入其中,獲9450萬元市級補助資金支持。目前,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建設正在積極推進中,巴南區豐盛鎮橋上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石龍鎮大連村跳磴壩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二期)計劃本月完工。
巴南區石龍鎮大連村跳磴壩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二期)。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巴南區豐盛鎮橋上村傳統村落劉家大院始建于清咸豐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是典型的川東民居四合院結構,采用單檐懸山式穿斗木結構建造,現保留有5個四合院和一座防御性建筑川渝式碉樓。
橋上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傳統建筑(民居)修繕整治33戶約5500平方米;修繕非遺傳習所和村史館;修建步道、停車場,安裝消防管網、標志標牌、遠程監控系統;建設垃圾收集點、排水溝、污水處理池,維修公廁等,項目建成后將有效保護橋上村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傳承和劉家大院文物,解決約33戶村民安全住房的問題,提升劉家大院品質。目前,該項目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計劃本月底完工。
巴南區石龍鎮大連村跳磴壩傳統村落于清康熙年間建成,整個村落沿河而設,建筑多數為穿斗木結構、抬梁式梁架、單檐懸山式、小青瓦鋪面建筑。石龍長街因地勢丘矮坡緩,俯瞰似一條龍隨著山地地勢蜿蜒盤旋,俯臥在茂密的叢林之中。跳磴壩房舍則沿著街道緩緩延展,又因地勢稍微的高低差異和住舍的參差不齊,從側面觀看高低錯落感明顯。
跳磴壩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二期)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傳統建筑(民居)修繕整治42棟約5800平方米,安裝遠程監控系統1套,建設非遺傳習場所和村史館。該項目建成后將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為石龍鎮農文旅綜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并將改善當地居民生活條件和人居環境,項目計劃本月底完工。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廖雪梅
原標題:鄉村美景“上新”!兩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計劃本月完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