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屬明火艾灸,保留傳統艾灸之精華,卻無艾煙之熏以及傳統排煙裝置的噪音之擾。立夏后養陽正當時,從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內科脾胃外治中心獲悉,一種更為環保和友好的“改良艾灸”,讓年輕人對艾灸療法的接受度和依從性達到雙高。
司機小李剛年過三十,已落下嚴重的腰痛,被診斷為腰肌勞損、疲勞綜合征,醫生對癥給予艾灸治療。但小李對針刺不耐受,因畏針一個療程沒到就放棄了。
當腰痛再次發作,小李慕名前往武漢市第一醫院脾胃外治中心問診,中醫師肖書熠為其嘗試改良版督脈灸。仍然是明火艾灸其背、腰部,儀器自帶的凈化裝置幾乎靜音排煙,無大功率抽排煙裝置產生噪音,小李將治療全程概括為一句話:熱乎乎地睡了一覺。
20歲的女大學生小敏,有嚴重痛經、手腳冰涼外加失眠,中醫表示要改善其虛寒體質,艾灸是最合適的療法。小敏因討厭艾灸的煙味無法堅持。經人介紹,到武漢市第一醫院脾胃外治中心嘗試改良版督脈灸后,按一周2次的頻次做完7次一個療程,痛經和失眠均明顯好轉。
許多老年人對艾灸等傳統療法接受度高,然而艾絨燃燒所產生的艾煙,對本身有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并不友好。改良版督脈灸對這類人群做到了“揚長避短”。
年過八旬的許老先生,肺功能不好、夜間多咳嗽,因體內寒涼導致夜晚睡眠期間下肢反復抽筋。艾灸可補肺益氣、增加抵抗力,然艾煙又對其病情不友好。中醫師肖書熠為其背部行改良版督脈灸,連續治療一個月后,許老先生夜間不再咳嗽,下肢抽筋頻次大為減少。
(武漢市第一醫院消化內科脾胃外治中心,時昭紅主任指導中醫師肖書熠為患者施行督脈灸 通訊員代雨朦 攝)
“改良版督脈灸自去年夏天推出,頗受患者喜愛,尤其是年輕人對其的接受度和依從性達到雙高?!蔽錆h市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時昭紅介紹,脾胃外治中心推出的創新督脈灸治療,是將中醫“熱敏灸”理論與督脈灸技術相融合,激發熱敏反應的熱敏督脈灸技術。其仍屬于明火艾灸,灸材自然燃燒,排煙留熱,無大功率抽排煙裝置,且灸頭灸盒設置聚熱返熱裝置,對艾灸所產生的熱氣與藥氣無損失。
現代人久坐空調房、嗜食冷飲等習慣易損傷陽氣,常表現為體質虛寒如長期手腳冰涼、易感冒腹瀉、宮寒痛經,慢性勞損如久坐腰背酸痛、頸椎病等,以及亞健康狀態如疲勞乏力、失眠多夢、免疫力低下。時昭紅主任表示,中醫講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立夏后,人的心陽會逐漸旺盛起來,此時留心守護陽氣,著重健脾祛濕。而“督脈”中醫稱之為“陽脈之海”,總督一身之陽,此時通過督脈灸“借天力補陽氣”,既能增強抗病能力,又能為秋冬儲備能量,契合“冬病夏治”的核心邏輯。(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 周荔華|張夢石 譙玲玲 張江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