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希迪智駕的時間還剩9個月。
作者|劉欽文
編輯|武麗娟
當城市里的自動駕駛、無人駕駛還在試驗階段時,礦山里的卡車已經“自己跑”了好幾年。如今,這家悶聲發大財的企業,正邁向資本市場。
近日,商用車自動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希迪智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希迪智駕)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與其他自動駕駛公司不同,希迪智駕選擇了一個“接地氣”的賽道:讓大卡車在礦山、港口等特定場景實現無人駕駛。
雖然賽道小眾,但和眾多自動駕駛企業一樣,希迪智駕同樣面臨虧損境況,2022年-2024年虧損達11億。更緊迫的是,根據與投資方簽訂的協議,希迪智駕若不能在2026年2月5日前成功上市,將面臨特殊權利條款被觸發的風險。這意味著留給希迪智駕的時間窗口僅剩9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背后站著一位科技圈的大咖——李澤湘教授。這位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大疆教父”,已成功孵化多家科技企業,其創立的運動控制企業固高科技(300720.SZ)已于去年登陸創業板。如今,希迪智駕有望成為李澤湘教授創業版圖中的又一家上市公司。
沖刺“自動駕駛礦卡第一股”,
三年虧11億
在新疆托克遜的廣袤戈壁上,春寒尚未褪盡,年產1600萬噸的黑山露天煤礦卻已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這里,千余臺礦山設備晝夜不息地運轉,其中56臺無人駕駛礦卡與800多臺傳統礦卡協同作業,創造了全球最大規模的無人駕駛混編作業紀錄。
圖源:罐頭圖庫
這家創造紀錄的企業——希迪智駕成立于2017年,成立初期的希迪智駕便選定在最有盈利希望的礦卡領域尋找突破口,業務主要集中于自動駕駛礦卡及物流車、V2X技術及智能感知解決方案的研發。
從業務上看,希迪智駕主要擁有自動駕駛、V2X、高性能感知等三大業務,其中自動駕駛為第一大營收來源。截至2024年12月31日,希迪智駕交付了143輛自動駕駛礦卡及60套獨立自動駕駛卡車系統,并收到446輛自動駕駛礦卡及230套獨立自動駕駛卡車系統的指示性訂單。
《招股書》顯示,按2024年產品銷售收入計,希迪智駕是中國最大的商用自動駕駛公司,市場份額為16.8%。因此,希迪智駕也有望成為港交所的“自動駕駛礦卡第一股”。
不過,賣自動駕駛礦卡屬于“一次性”生意,因此希迪智駕的客戶穩定性較低。2022-2024年,希迪智駕自動駕駛業務的客戶數量分別為8名、12名、24名,新客戶數量為5名、9名和18名,比較依賴新客戶。
圖源:《招股書》
不過,得益于客戶數量的持續上升,希迪智駕的營收也在穩步增長。2022年-2024年分別約為0.31億元、1.33億元、4.1億元。
但希迪智駕仍未實現盈利,2022年-2024年,凈利潤分別約為-2.63億元、-2.55億元、-5.81億元。三年合計虧損約11億元。
虧損背后,是希迪智駕的“三費”迅速增長,其中銷售開支從2022年的2314萬元漲至2024年的6443萬元,一般及行政開支從6896萬元漲至3億元,研發成本從1.1億元漲至1.9億元。
圖源:《招股書》
三大費用在2024年的大幅增長,則與一份股權激勵計劃有關。遞交《招股書》前七個月,2024年9月,希迪智駕采納及批準一份股份激勵計劃,為此希迪智駕2024年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達3.135億元。這筆費用被分散在三費之中。
圖源:《招股書》
該股權激勵計劃主要通過長沙港灣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實施,長沙港灣目前持股希迪智駕12.723%。長沙港灣由希迪智駕的創始人李澤湘,作為有限合伙人持有99%。
李澤湘的資本版圖有多大?
李澤湘作為希迪智駕的創始人,絕非籍籍無名之輩。左手拓展自己的商業版圖,右手在創投圈和自己的不少學生也形成了自己的商業圈,擁有“教授+企業家+投資人”三重身份。
李澤湘出生于1961年,畢業于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分校,為電機工程與計算機博士,現任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
1999年,李澤湘攜手高秉強、吳宏兩位教授共同創辦固高科技,主營業務為裝備制造商生產先進運動控制系統。
2023年8月15日,固高科技成功登陸A股,發行價12元/股,發行市盈率達到110.8倍,一經開盤便暴漲558%,盤中最大漲幅達701.5%。首日收盤價報68元,漲超466%。
截至2025年5月14日,固高科技報收33.26元/股,總市值133億元。
圖源:百度股市通
除了已經實控一家上市公司外,李澤湘的投資版圖更是龐大,在創投界更是“鼎鼎有名”。
李澤湘最出名的投資案例非大疆莫屬。2003年,大疆創始人汪滔進入香港科技大學讀書,曾兩次選修了李澤湘的運動控制課程,2005年,成為李澤湘的研究生。2006年,汪滔在李澤湘支持下,拉上當年一起做畢業課題的兩位同學,在深圳市成立了大疆創新公司。
但創業初期,大疆因為股權問題、管理風格等原因,員工紛紛離職,最后僅剩一名出納。于是,李澤湘聯合哈工大博士導師生朱曉蕊給大疆投了100萬。同時,恰逢哈工大深圳研究院第一批學生畢業,李澤湘動員很多學生加入大疆。
截止目前,大疆在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占據超80%的市場份額,胡潤百富網顯示,大疆在全球獨角獸榜中,排名第20,估值達到1250億元。
大疆只是李澤湘眾多投資案例之一。2014年,李澤湘、高秉強兩人與長江商學院副院長甘潔教授一起,創辦XBOT PARK基金(原香港清水灣創業基金),針對機器人及智能硬件相關領域投資。
截至目前,該基金已經孵化了超過60家機器人、智能硬件創業公司,覆蓋工業、農業、IoT&智能家居&消費品以及教育、環保、大健康等領域。包括李群自動化、翠濤自動化、逸動科技、海柔創新、胡桃科技、云鯨智能、松靈機器人等。
圖源:IT桔子
其中云鯨2022年以14.5%的市占率排名中國掃地機賽道前三,股東包括高瓴、紅杉、源碼、明勢、騰訊、字節跳動等眾多明星機構,目前估值超過百億。海柔創新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中國、今日資本、聯想之星等,估值超20億美元。
2016年,李澤湘又與紅杉資本沈南鵬、香港大學陳冠華教授共同發起成立香港X科技基金。首期規模3億港元,針對科學家創業者和青年創業者兩個族群,專注早期硬科技投資,涵蓋智能終端和芯片、新能源和新材料、大健康科技等領域。
五年間,香港X科技基金已投資包括移動儲能公司正浩EcoFlow、CMOS領域科創板上市公司思特威、智能骨科醫療器械公司博志生物、香港B2B保險經紀平臺Coherent、源代碼靜態分析引擎源傘科技等在內的50多家創業公司。
2022年8月,清水灣二期成立,除李澤湘、高秉強和甘潔外,騰訊、紅杉中國等參與出資,注冊資本達5.36億元。
紅杉、百度是股東,
IPO期限還剩9個月
被李澤湘投資的眾多企業中,也有部分和希迪智駕存在關聯交易。
2022年,希迪智駕向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采購服務,金額為34.6萬元。
松山湖機器人研究院是于2014年,由李澤湘、高秉強,長江商學院副院長甘潔等聯合發起。
李群自動化便是松山湖機器人研究院孵化企業之一,李群自動化成立于2011年,擁有全品類工業機器人,先后推出了驅控電一體化控制器、一體機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操作系統。
李群自動化的創始人石金博,同樣也是李澤湘的學生之一。在李群自動化創業初期,李澤湘將每個月的工資作為資助,還介紹賽富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閻焱為李群自動化進行投資。
2023年6月,希迪智駕為李群自動化墊款300萬元,同年9月,李群自動化將300萬元歸還,支付利息1.7萬元。
圖源:罐頭圖庫
和李澤湘共同成立投資基金的紅杉中國等,也成為希迪智駕的投資人。
《招股書》顯示,希迪智駕自成立以來進行了8輪融資,2018年3月的A輪3000萬美元融資中,由紅杉中國領投1400萬美元,百度風投投資300萬美元,此外還有新鼎資本、聯想控股、光大控股等,均參與不同輪次融資,希迪智駕合計獲得近15億元投資額,最后一輪投后估值約90億元。
李澤湘的香港清水灣創業基金也是希迪智駕的股東之一,目前清水灣香港創投持股0.76%,紅杉資本持股10.61%、新鼎資本9.67%、聯想控股3.49%、瑞世資本2.75%、百度為2.39%,青蒿資本2.33%。
值得注意的是,希迪智駕和投資人簽訂的協議中,也涉及若干特別權利。
圖源:《招股書》
關于撤資權,在以下5種情況下可行使,包括:1.公司主動撤回上市申請;2.監管機構拒絕/終止上市;3.2026年2月5日前沒完成上市;4.提交申請后18個月內沒上市;5.最終沒獲得上市批準。
也就是說,希迪智駕若未能在2026年2月5日前完成上市,有可能面臨撤資局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希迪智駕的非流動負債中,按攤銷成本計量的附有優先權的金融工具為18.95億元。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3.06億元。
如今希迪智駕距離最后的窗口期,僅剩下9個月。你認為希迪智駕能否順利上市?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