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薇刊編輯部·兔兔
來源 | VIKAN薇刊(ID:kawa01)
2025年4月20日,張杰演唱會上的一幕讓無數觀眾動容——因一個高速轉身動作,話筒重重磕在他的門牙上,鮮血瞬間染紅了話筒。
那一刻,疼痛足以讓任何人停下表演,但張杰只是微微皺眉,咽下血水,繼續完美演繹每一首歌。
當演出結束,燈光熄滅,他才匆匆趕往醫院。
這不是張杰第一次"拼命",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這位從"快樂男聲"走出的歌手,職業生涯始終伴隨著質疑與嘲笑,卻用近乎偏執的敬業精神,一步步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
2007年,張杰以"快樂男聲"第四名的成績出道,這個標簽成為他揮之不去的"原罪"。
在那個選秀節目仍被視作"非正統"出路的年代,"選秀歌手"四個字意味著實力存疑、曇花一現。
"張杰不就是靠選秀出來的嗎?"
"這種歌手能紅多久?"
類似的質疑聲此起彼伏。
更殘酷的是,這些聲音不僅來自外界,甚至音樂圈內部也對選秀歌手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見。
張杰曾在采訪中坦言:
"那時候去錄音棚,有些制作人一看是選秀歌手,態度立刻就不一樣了。"
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張杰選擇了一條最笨拙也最有效的道路——用實力說話。
出道初期,他幾乎將所有收入都投入到音樂制作和聲樂訓練中,每天練聲時間長達8小時,甚至因過度用嗓導致聲帶小結。
醫生警告他必須休息,他卻偷偷練習氣息控制,不發出聲音也要保持狀態。
2008年,張杰推出專輯《明天過后》,其中《天下》《明天過后》等歌曲迅速走紅,專輯銷量突破20萬張。
當人們以為這只是選秀歌手的偶然成功時,2010年的《這,就是愛》專輯再次證明了他的實力,同名主打歌成為年度金曲,張杰開始從"選秀歌手"向"實力唱將"轉變。
張杰對音樂的執著幾近苛刻。
這種"拼命三郎"的精神逐漸改變了人們對他的看法。
音樂制作人張亞東曾評價:
"張杰是我見過最敬業的歌手之一,他對音樂的態度讓人忘記了他從哪里出道。"
在張杰的逆襲之路上,有一個人始終站在他身后,那就是謝娜。
2007年,已是湖南衛視當家花旦的謝娜認識了剛出道的張杰,兩人的戀情曝光后引發軒然大波。
"張杰靠謝娜上位"的言論甚囂塵上,給這段感情蒙上陰影。
面對壓力,謝娜選擇公開力挺:
"我認識張杰時他一無所有,但我看到的是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執著。"
2011年,兩人在香格里拉舉行婚禮,謝娜在微博寫下:
"我會永遠做你的頭號歌迷。"
十多年來,謝娜用實際行動支持著丈夫的事業。
她會在張杰每次演唱會前親手準備潤喉茶;會為了給張杰驚喜,騎行10公里只為送一束花;
會在社交媒體上為張杰的每一首新歌打call。
而張杰也用音樂回應這份愛意,為謝娜創作《第一夫人》《愛人啊》等歌曲,在演唱會上公開表白:
"沒有謝娜,就沒有今天的張杰。"
2021年,兩人迎來雙胞胎女兒的誕生,張杰在《聲生不息》節目中哽咽演唱《爸爸》,展現鐵漢柔情的一面。
從被嘲笑的選秀歌手到華語樂壇實力唱將,張杰用十六年時間完成了一場漂亮的逆襲。
如今,他擁有超過100首原創作品,20余場大型巡回演唱會記錄,成為內地首位在鳥巢開唱的80后歌手。
那些曾經質疑的聲音,早已被他的成績單擊得粉碎。
回望來路,張杰在自傳中寫道:
"感謝所有嘲笑過我的人,你們讓我更清楚自己要什么;感謝一直支持我的人,你們讓我有勇氣走下去。"
那個夜晚,當張杰帶傷完成演出后,
微博熱搜不再是"張杰 選秀歌手",而是"張杰 敬業""張杰 專業"。
這簡單的詞條變化,折射出一個藝術家用十六年青春完成的蛻變。
在光鮮亮麗的娛樂圈,實力與堅持才是最硬的通行證。
張杰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起點如何,真誠的熱愛與不懈的努力終將被看見。
這顆曾經被輕視的星辰,如今正在屬于自己的軌道上,綻放著最耀眼的光芒。
作者簡介:薇刊編輯部·兔兔,來源:VIKAN薇刊(ID:kawa01),薇刊,讓千萬人看見美好生活。
點贊、分享點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