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只需要點擊上方的藍字《梅州V生活》關注即可
族譜,又叫家譜、譜牒,是一個姓氏的百科全書(續修家譜的相隔時間大多在30年左右為一個修撰期),它記載著源流、世系、世業、人文、人名、遷徙、堂墳、禮教等內容。
出譜牒之曰,賀賓族屬云集、祠堂內張燈結彩,省牲祭祖、叩拜祭譜、分火發煙、發糧贈香、盛宴酬賓,鼓樂齊奏。寓意發譜后,房房丁財興旺,分火發煙,家家開枝發葉、香火鼎盛。
▲散譜接譜儀式
散族,又叫頒譜、發譜、發玉牒。其場面熱鬧,規模浩大,鑼鼓吹打,上供叩拜。儀式有祀譜、祭祖、告文、喝彩、發糧米。按序號發譜、接譜。房屬在私廳下迎譜,發煙火,糧米,叩祖、鳴炮,吃慶宴。
接譜回各房族時,大家跑快步,傳說跑得快,發得快,各房族很多人迎譜,譜箱一來,爆竹連連,十分喜慶熱鬧,家家宴請親友,戶戶炊煙不息。
▲領譜
▲接譜
▲宗祠 祀譜
宗祠祀譜,應先把總譜擺在神位上,再把其他譜按出譜序位放好,殺豬敬神,祭祀家譜,由一族長公和祠下最小字輩兩人端譜箱給領譜人,以示傳承有序,后繼有人。
姓氏族譜,每姓皆有,它是一個姓氏文化的記載和傳承的歷史依據,主要用來記載一個氏族中的田地山崗祖業,族規戒律,祖先來源,支系脈絡,世系輩份,男女丁口,人文學官,功名賢達,民間禮儀,祠祭儀式,文化詩賦等。是祖先們造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頒家譜儀式
▲頒譜祭祖儀式
族譜開刷祭祖,是修譜保質保量,請祖宗保佑興工順利,人文昌盛的一種古祭儀式。堂中掛著活字印刷創世人的圣像,兩邊放有紙馬等紙扎品。
開祭儀式都要祭祖,叩拜,上香,奠酒,讀祭文,告文。祭品常用三牲,香燭,楮帛等,同樣要用鼓樂吹打,以熱烈慶祝開刷大吉。
房族分譜“過紅火”接譜踩紅是客家人的古老傳統,它寓意接譜后,各房族紅發紅火,紅丁快發,紅(鴻)福齊天。
▲新宗祠進香火(送神祖位 祠堂匾)
儀式是:1、進火種;2、祖宗牌位(昭穆位);3、香爐;4、堂匾;5、鐘鼓;6、香鼎案;7、燭臺;8、祭幡;9、祝牌。安位后,殺豬祭祖,眾裔孫上供,點香燭,叩拜,鳴炮禮成。午餐吃喬遷盛宴
▲流年福書
▲流年八字 八官福書,是客家人命理及人生信仰的“八字”重要資料。
▲發譜大典盛匾
印譜的橫江重紙,是江西贛州石城縣橫江鎮的傳統特產,在明清時期,橫江重紙曾進貢圣上,皇帝御賜為“玉口紙”。此后,橫江重紙名揚海內外,遠銷東南亞各國,現在該鎮還有“玉口紙”加工作坊60余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