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的貴州,本應是山水如畫的旅游旺季。
但一場突如其來的極端天氣,讓烏江百里畫廊景區的平靜被徹底打破。
2025年5月4日下午,兩艘載著70名游客的游船在六沖河上遭遇狂風暴雨和冰雹襲擊,最終側翻。
這場事故導致10人遇難,多人受傷,而另一艘編號為021的游船卻因一位女船長的果斷處置,全員幸免于難。
那天下午,許多游客和李先生一樣,帶著假期的輕松心情登船。
“天氣特別好,陽光灑在河面上,誰也沒想到會出事?!崩钕壬貞浀?。
游船按計劃駛離碼頭,開始40分鐘的環線行程。
然而,僅僅出發10分鐘,天空驟然變臉:烏云密布、電閃雷鳴,豆大的冰雹和暴雨傾瀉而下,風力瞬間增強到讓人站不穩的程度。
另一艘游船上的文琳(化名)描述,船體在風浪中劇烈搖晃,“浪夾著碎石砸向船身,像要把船掀翻”。
她所在的021號船由一名女船長和副船長共同駕駛。
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女船長死死抵住劇烈震顫的儀表盤,一邊大喊“所有人進船艙”,一邊調轉船頭沖向最近的淺灘。
最終,船只在一片礁石區靠岸,全船20余人驚險逃生。
“再晚幾分鐘,我們可能就回不來了?!蔽牧帐潞笮挠杏嗉碌卣f。
據她描述,女船長在天氣突變的第一時間就決定返航,并嚴格執行安全措施:要求乘客穿好救生衣、固定身體、保持船艙平衡。
這種專業判斷和迅速反應,與另一艘傾覆船只的遭遇形成鮮明對比。
另一艘長約30米的游船因距離岸邊較遠,未能及時避險。
狂風掀起巨浪,船體在幾番搖晃后徹底傾覆。
目擊者稱,船上許多一層的游客未穿救生衣,落水后只能靠本能掙扎,而二層觀景的乘客雖按規定穿了救生衣,但在急流和低溫中,生存仍面臨巨大挑戰。
事故背后,暴露出多重安全隱患。
早在當天14時40分,黔西市氣象臺就發布了冰雹橙色預警,明確建議“避免外出”。
然而,景區未暫停游船運營,游客也因“貴州山區天氣多變”的僥幸心理選擇登船。
更令人痛心的是救生衣的佩戴問題。
幸存者提到,部分乘客認為“短途觀光不必穿救生衣”,甚至抱怨工作人員“多此一舉”。
而景區也未強制要求所有乘客穿戴,導致落水后自救難度陡增。
一位從事海上安全管理的網友評論:“救生衣不是擺設,恐慌會讓人忘記一切游泳技能。”
事故發生后,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迅速調派248名救援人員,包括83名潛水員和16臺水下機器人,連夜展開搜救。
但復雜的水下環境讓救援進展艱難。
潛水員描述,翻覆的船體內可能存在“氣穴”,但隨著時間流逝,被困者生還希望愈發渺茫。
這場事故最終導致10人遇難。
遇難者家屬的哭聲與幸存者的慶幸交織,引發全網對旅游安全的深刻反思。
有網友質問:“預警發了,為何還讓船開出去?”
更多人呼吁景區加強應急管理,游客也應主動提升安全意識。
回看021號船的脫險經歷,女船長的專業素養無疑是關鍵。
她不僅熟悉航道,更對極端天氣的應對預案了如指掌。
例如,在船只靠岸時,她選擇有礁石的區域以增加穩定性;在乘客驚慌時,她用鎮定指令維持秩序。
這些細節,或許是普通游客從未注意到的“隱形安全網”。
然而,這樣的個體努力無法替代系統性保障。
2024年12月,貴州曾發生另一起船舶側翻事故。誰也沒想到,時隔不到半年,更大的事故再次發生。
貴州游船側翻事件,是天災與人禍交織的悲劇。
極端天氣是導火索,但預警機制形同虛設、救生設備流于形式、監管責任落實不力,才是更深層的傷口。
那位警覺的女船長,用7分鐘的果斷行動證明:在生死關頭,專業與責任能創造奇跡。
無論是景區還是游客,唯有將安全置于首位,才能讓每一次出發,都有平安歸來的底氣。
編輯:小可
作者:老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