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入夏時間比常年早了整整20天。
5月剛過中旬,河南河北等地最高溫就沖上35℃。
走在大太陽底下,衣裳分分鐘被汗浸透。家里小孩直嚷嚷開空調,說學校早就開了。可這才立夏沒多久,真要這么早開空調?
老一輩人總說,出點汗才是健康日子。
但今年天氣確實不一般,南北方一起熱起來了。
長江中下游的四川湖北,早早就進入炎炎夏日。
北方的陜西山西,火辣辣的太陽也沒閑著。
為啥今年入夏這么早?難道真要迎來酷熱夏天?農諺里說"晚伏兇,早伏爽",跟入伏時間大有關聯。
今年7月20日入伏,農歷六月二十六,算是晚伏了。按老祖宗的說法,晚伏意味著炎熱天氣更兇。
可又有另一種說法,"公伏熱死牛,母伏涼颼颼"。今年入伏日是農歷偶數,屬于"母伏",說會相對涼快。兩種農諺說法不一,這夏天到底啥走勢?
氣象數據顯示,5月下旬黃淮海降水比常年少3-5成。華北平原的農田,都從深綠褪成了干旱的淺黃色。河北山東的冬小麥灌漿期,正受旱情悄悄影響。
水利部門趕緊調水,可旱情發展還是讓人揪心。
再看歷史上的極端酷暑,乾隆年間熱死不少行人。
那時下午氣溫超過40℃,簡直像在蒸籠里。不過現在氣候因素復雜,副高臺風都會影響熱度。今年三伏天總共30天,比去年少了10天。
但天數少不代表不熱,還得看具體天氣變化。有人說老農諺過時了,現在氣候跟以前不一樣。
也有人覺得,老祖宗的經驗總歸有幾分道理。
熱歸熱,可別慌了農時,該澆水的地塊別耽誤。
家里有老人小孩的,防暑降溫的準備要提前做。草帽水壺備起來,中午大太陽別往外頭跑。空調別開得太猛,出汗后也別馬上吹冷風。
這夏天還沒真正到來,咱先別自己嚇自己。
但提前做好應對,總比到時候手忙腳亂強。老祖宗的話到底準不準?還得看接下來的天氣。
您那兒現在熱不熱?
往年夏天最難熬是啥時候?不管咋說,關注天氣變化,及時調整生活節奏。種地的老鄉更得留意,別讓高溫影響了收成。
夏天熱是正常,但今年提前入夏確實有點反常。其中緣由復雜,咱普通人就多留意天氣預報。
該防暑防暑,該抗旱抗旱,日子還得踏實過。最后提醒一句,農諺說法當參考,科學應對更重要。具體天氣情況,還得看氣象部門的準確預報。
大家平時多關注當地天氣號,別誤了農時誤了生活。以上說法僅供參考,具體天氣以實際情況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