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深夜有網友發帖,1470億債務清零!一個金科,多少供應商要跳樓啊。受傷的為什么總是老百姓和民企?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我們來看看該網友提供的信息。這是來自另一博主的發帖。
2025/05/13 16:49
這張圖傳開了,評論就不評論了,也沒法評。
曹山石@caolei1
本周,重慶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一紙裁定,宣告中國地產史最大債務清零案一-金科股份1470億債務清零,成為全國首家通過司法重整成功卸下債務包袱的千億級上市房企。僅靠26.28億戰略投資款,金科能把相當于恒大債務規模1/3的爛攤子通過司法重整打包解決,讓同行們看得目瞪口呆。
《重慶金科重整計劃》載明:根據評估機構出具的償債能力分析報告,截至評估基準日,重慶金科如實施破產清算,假定全部有效資產能夠按照評估清算價值84.556.26萬元變現,按照企業破產法規定的清償順序,擔保財產變現所得將優先用于償還有財產擔保債權,剩余其他資產變現所得在依次支付破產費用、共益債務、職工債權、稅款債權后,向所有普通債權人進行分配,則預計重慶金科
在破產清算狀態下普通債權的清償率為0.63%。在重整狀態下,按照重整計劃確定的債權清償方案,破產費用及共益債務獲得全額清償;有財產擔保債權將在擔保物價值范圍內優先受償,職工債權、稅款債權和5萬元以下的普通債權獲得100%清償,債權金額為100萬元的普通債權首次分配綜合清償率預計為11.64%。
根據《重慶金科重整計劃》中對模擬清算狀態下的清償率與重整狀態下清償率的對比,反對重整計劃的債權人在重整狀態下的清償率高于其在破產清算程序中原可獲得的清償率,該重整計劃不損害各表決組中反對者的清償利益。
三、重整計劃具有可行性
重慶五中院認為,重整計劃草案應當詳細、明確,既要符合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具有合法性,也要符合公司經營實際具有可行性。
25年5月13日,11:27·1.5萬查看
對此,有網友發帖評論,金科債務清零,重慶確實做得比較好的,至少有人收拾爛攤子,部分爛尾樓也有希望交付,只是這1470億債務8000多家債權人只能拿到百分之二十的權益,意思就是原來一百塊,你能拿到22塊錢的權益,比破產只能拿三塊錢好很多,只虧百分八十!
- 金科地產破產重組給了房地產化債一個曙光,有望成為暴雷上市房企的一個標準處理模式,核心就是一點:債轉股!
業內人士指出,這一設計巧妙規避了當前資產賤賣的風險,同時也將債務壓力轉移至長期時間維度,本質是以時間換空間。
若未來房地產市場回暖或REITs發行渠道打通,債權人或可通過資產增值獲得超額補償。而金科則得以輕裝上陣,將管理精力集中于保交樓與輕資產運營。
這其實也是資產管理公司的慣常手法,通過債轉股讓企業擺脫債務的糾纏,輕裝上陣,然后通過輕資產運營做大企業價值,最終通過股權的增值實現債務的兌現!
而且不可否認的是,在房地產這樣的大環境下,靠資產(土地和房產)的運營已經完全不可能償還債務,企業已經資不抵債,現金流已經崩掉了。
如今上市公司先把所有債務清零,轉化為股權,輕裝上陣,上市公司轉變盈利模式,不再通過項目開發賺錢,而是通過向原有項目公司收服務費賺錢。
這樣有一個什么好處呢?虧損在項目公司,上市公司肯定是盈利的,上市公司會成為一家毛利率非常高的輕資產投資和運營公司。
以目前A股對此類公司的估值,PE40倍沒問題,那么一家凈利潤20億的公司,估值可以到800億,這樣就可以完美化解債務了。也就說,債權人在房地產項目虧損的錢可以通過股權的增值再賺回來!這也體現出上市公司的價值,不上市的公司則很難這么操作。
當然,金科股份此次重整獲批并非終點,而是漫長復蘇的起點。盡管重整計劃為金科爭取了喘息空間,但行業整體下行壓力仍未緩解,在這一背景下,在未來如何回正經營現金流、優化資產結構,對其來說仍然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