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整理老太太的遺物時,我們在她的柜子里發現了一摞存折,一共34本。
每本存折上都寫著不同的名字,那是我們小區貧困學生的名字。
十五年來,老人一邊被人嘲笑是"撿破爛的怪老太",一邊默默資助著34個孩子完成學業。
直到她去世,我們才知道,原來這個總是翻垃圾桶的"怪老太",竟是一位退休的大學教授。
這個秘密,她足足守了十五年。
在明秀小區,幾乎每個人都認識501的張老太。
不是因為她有多出眾,而是因為她"太怪"。明明是個知識分子家庭,兒子還是市重點醫院的醫生,可她偏偏天天打扮得破破爛爛,推著個小車滿小區撿垃圾。
夏天烈日當頭,冬天寒風刺骨,她總是雷打不動地準時出現。一雙老花鏡,一件洗得發白的衣服,頭發亂蓬蓬的,活脫脫一個"拾荒老人"。
我是小區物業的工作人員,和張老太打過不少交道。說實話,剛開始我也覺得她怪。
記得她剛搬來時,還是個精致的老太太。聽說是退休教師,平時穿著整潔,說話溫和有禮。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她突然變了個人似的,開始瘋狂地撿垃圾。
塑料瓶、紙箱、廢報紙,只要能賣錢的,她都收。更奇怪的是,每個月月底,她都會把這些東西運出去,然后又開始新一輪的收集。
鄰居們議論紛紛:"你說她兒子也不管管,讓老太太這么丟人現眼。"
"可不是嘛,前兩天我看見她在飯店后門撿人家吃剩的盒飯,這得窮成啥樣啊?"
"聽說她兒子每個月都給她生活費,可她一分錢都不花,全存起來了,這不是有病嗎?"
我也覺得她太寒磣自己了。有一次下大雨,我看她還在垃圾桶旁翻找,就好心勸她:"張奶奶,您這么大年紀了,別干這個了,多危險啊。"
她只是笑笑:"沒事,我習慣了。再說了,這些都是錢啊。"
轉機發生在上個月。那天凌晨,我值夜班,突然接到報警電話,說501有人暈倒了。
趕到現場時,張老太已經被送往醫院。她兒子張醫生也從醫院趕來,要找老太太的醫???。我跟著一起幫忙翻找。
就在這時,我們在她的柜子里發現了那些存折。
起初我們以為是她的"積蓄",可當張醫生打開第一本時,我們都驚呆了。存折上的名字是"李小雨",后面備注著:"家中父親殘疾,母親打工,初三,每月助學金500元。"
第二本,第三本......每一本存折都屬于不同的孩子,有的是留守兒童,有的是單親家庭,有的是重病患者的子女。而這些存折,都保存得整整齊齊,每本后面都附著一張表格,記錄著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和家庭變化。
在最下面的抽屜里,我們還發現了一摞信件。是這些孩子寫給她的:
"張奶奶: 我考上重點高中了!謝謝您這三年的資助。我保證會繼續努力,不辜負您的期望......"
"親愛的張奶奶: 今天我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如果沒有您的幫助,我可能早就輟學打工了......"
張醫生的手開始發抖:"這就是她這些年撿垃圾的原因?為了資助這些孩子?"
我們繼續翻找,在她的日記本里,發現了這樣的記錄:
"今天賣了一周的廢品,一共93元。加上上周的87元,剛好湊夠小雨這個月的助學金......"
"下雨天出去撿瓶子,遇到不少人異樣的眼光。沒關系,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就是心疼那些孩子,他們不應該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去求學的機會......"
"今天我的老同事認出我了,非常震驚。我只能說自己是在鍛煉身體。其實,比起這點臉面,我更在意那些孩子能不能繼續上學......"
原來,這個被我們稱作"怪老太"的人,曾經是市重點中學的特級教師。退休后,她本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卻選擇了這樣一條不被理解的路。
她把自己的退休金和兒子每月給的生活費都存起來,卻靠著撿垃圾維持生活,就是為了能多資助幾個孩子。
第二天,張老太醒了。醫生說是勞累過度,需要好好休養。當我們問起那些存折的事,她卻難得地紅了臉:"這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幫幫有需要的孩子。"
"可您為什么要這樣辛苦自己呢?"我忍不住問。
她沉默了一會,說:"你知道嗎,我教了一輩子書,最心疼的就是那些因為家庭困難而輟學的孩子。我總覺得,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那您為什么不直接用退休金資助呢?非要去撿垃圾......"
她笑了:"退休金要留著,我這一撿,不就又多了一份收入嗎?這樣就能多幫一個孩子。再說了,撿垃圾也是為社會做貢獻啊,有什么丟人的?"
這件事很快傳遍了整個小區。那些曾經對她指指點點的人,現在提起她時都沉默了。
更讓人感動的是,那些被她資助過的孩子,知道消息后紛紛趕來醫院。他們中有的已經上了大學,有的已經工作,還有的成了老師。
一個女孩哭著說:"如果不是張奶奶,我早就輟學了。是她讓我明白,這個世界上還有這么好的人。"
張老太出院那天,整個小區的人都來送她。有人送花,有人送水果,還有人專門做了一個"愛心園丁"的錦旗。
她依然笑瞇瞇的:"其實我什么都不缺,你們要是真想謝我,就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吧。"
后來,小區成立了一個"張奶奶愛心基金",專門資助困難學生。每天早上,你都能看到一群志愿者,推著小車,沿著張奶奶曾經的路線,繼續著她的環保和助學事業。
昨天,我又路過501,看見樓下的公告欄里貼著一張照片。照片上是張老太年輕時的樣子,站在講臺上,笑容溫暖而優雅。
旁邊寫著一行字:"有人選擇閃耀萬丈光芒,有人選擇溫暖一方天空。"
而在照片的下方,整整齊齊地貼著34張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照片,那是她這些年資助的孩子們寄來的。
陽光照在那些照片上,映出一道道彩虹般的光芒。這大概就是她想要的,最美的人生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