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賈詡:善終的“毒士”
賈詡堪稱三國最懂自保的謀士。他早年跟過董卓、張繡,靠一條計策煽動李傕攻破長安,間接導致漢朝加速崩潰,因此被稱為“毒士”。投靠曹操后,他低調行事,官渡之戰獻策奇襲烏巢,又在立儲之爭中助曹丕上位。晚年他閉門謝客,遠離權斗,最終在77歲高齡壽終正寢,成為曹魏開國元勛 。
2. 荀彧:理想主義的悲歌
荀彧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但他始終忠于漢室,反對曹操稱魏公,最終被調離權力核心。史書記載他“憂死”,也有說法稱曹操送他空食盒暗示其自盡,荀彧遂服毒而亡,享年50歲。
3. 郭嘉:天妒英才的“鬼才”
郭嘉是曹操最倚重的謀士,這個病秧子謀士總愛披著狐裘喝酒,眼睛毒得嚇人。曹操打呂布時他說"必生擒",袁紹死后他料定二袁內訌,連孫策遇刺都被他算準時辰。北征烏桓路上咳著血還在沙盤前比劃,結果把自己熬成了曹操心口的朱砂痣——他死后赤壁大火燒起來,老曹捶著船板哭:"奉孝要在,哪能讓周瑜小兒猖狂!"
4. 陳宮:寧死不降的硬骨頭
陳宮最初輔佐曹操,因不滿其濫殺名士而叛投呂布。他多次獻計對抗曹操,但呂布剛愎自用,最終兵敗下邳。被俘后,曹操試圖勸降,陳宮卻直言“請即就戮”,慷慨赴死。曹操含淚處決了他,并厚待其家屬。
5. 司馬懿:熬出來的贏家
司馬懿以隱忍著稱,前期為曹魏抵御諸葛亮北伐,后期發動高平陵之變奪權。他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主,73歲病逝時已為司馬家鋪平篡魏之路。盡管背負罵名,卻是三國唯一善終且成就霸業的謀士。
6. 法正:劉備的“謀主”
法正助劉備奪取益州和漢中,獻計斬殺夏侯淵,深受信任。他性格快意恩仇,曾勸劉備娶吳懿之妹穩固政權。但45歲便病逝,劉備痛哭“失去一臂”,諸葛亮也感嘆若法正活著或能勸阻夷陵之戰。
7. 田豐:剛直赴死的諫臣
田豐是袁紹麾下第一謀士,多次勸阻袁紹伐曹,反被誣陷下獄。官渡戰敗后,獄吏恭喜他“主公必會重用你”,田豐卻苦笑:“若勝我或能活,今敗必殺我。”果然被袁紹賜死,成為剛直謀士的典型悲劇。
8. 沮授:壯志未酬的戰略家
沮授曾為袁紹制定“三年疲曹”的長遠戰略,但袁紹急功近利,導致官渡慘敗。他被曹軍俘虜后拒絕投降,試圖逃回河北時被殺。曹操惋惜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其戰略眼光遠超時代,卻未遇明主。
9. 荀攸:曹操的“謀主”
荀攸是荀彧之侄,擅長臨陣奇謀,官渡之戰獻計聲東擊西、火燒烏巢。他行事低調,曹操稱其“外愚內智”。58歲隨軍伐吳時病逝,曹操痛哭“天下未定,奈何失此良臣”。
10. 魯肅:東吳的“戰略基石”
魯肅力主孫劉聯盟,借荊州給劉備共抗曹操。他看似憨厚,實則深謀遠慮,周瑜臨終前推薦他接任都督。46歲病逝后,孫權感嘆“子敬之謀,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東吳再無此等戰略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