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17日,夜晚。
在沭陽劉集西的劉老莊(現今宿遷市沭陽縣劉老莊村)附近的日軍據點外,幾名巡邏的日軍士兵正扛著長槍,沿著據點西側的溝壑邊緣巡邏巡視。夜風帶著一絲寒意,幾名日軍士兵加快步伐,急于盡早完成巡邏任務,盡快回到據點內取暖休息。
走在最前面的那名士兵,手持一盞手電筒,漫不經心地走著,同時將手電筒的光束不時地掃向四周。突然,他的步伐停了下來,“嗯?!”他轉過身,手電筒的光線再次照向不遠處的一片灌木叢。
那片灌木叢一片寂靜,似乎沒有任何異樣,然而,當目光集中過去時,似乎有一絲不太明顯的東西引起了注意——那是一抹衣物的顏色。
“什么人在搞鬼!”那名日軍士兵揮了揮手,隨即帶領著其他幾名士兵,端著槍,迅速朝灌木叢靠近。
很快,這幾名士兵從灌木叢中拉出一個人。那人奮力掙扎,但最終抵不過幾名士兵的拳打腳踢,倒在地上不再動彈。幾名日軍將他拖回據點,開始了連夜的突擊審訊。讓人意外的是,這個人的骨頭異常堅硬。
當晚,日軍對他施行了嚴刑拷打。此人牙齒被打掉了幾顆,又被灌下煤油和辣椒糊,折磨得痛苦不堪,但他始終緊咬牙關,哪怕再怎么逼問,也沒有說出半個字。
“這個人不簡單啊!”幾名日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眼前這個人可能不是什么普通人,否則怎么會如此堅韌不拔。面對如此倔強的敵人,他們意識到這個人的身份可能非同尋常。
審問無果后,日軍決定將此人用繩索捆綁起來,綁在一張大板凳上,準備明天向上級匯報,再繼續審訊。
然而,誰也沒有預料到的是,當晚,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果然,這個人并非普通人,他就是太山區的交通員——張運盛。當晚,張運盛接到任務,前往漣水新四軍駐地送情報。由于劉老莊的日偽軍關卡非常嚴格,張運盛不得不等到夜幕降臨,趁著關卡值守松懈的空隙,從據點旁的溝壑中悄悄潛行。
然而,在經過據點附近時,他被巡邏的日軍無意中發現了。躲在灌木叢中的張運盛本能地想要逃跑,但他并非戰斗人員,身上沒有任何武器,面對持槍的敵人,他明白自己逃不了。逃是逃不了的,然而,他手中的情報卻不能讓敵人得逞。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冷靜應對,在聽到敵人漸近的腳步聲時,迅速將手中的情報揉成一團,毫不猶豫地吞了下去。
之后,張運盛被捕,敵人將他拷打至半夜,之后把他捆綁在板凳上,留下兩名士兵看守。看守們看到張運盛雙眼無神,垂下頭,仿佛已經沒有了氣息。兩名看守覺得他已經快死了,干脆不再管他,自己也找地方昏昏欲睡。
不久后,張運盛悄悄睜開眼睛。雖然全身的疼痛讓他幾乎無法忍受,但他咬緊牙關,強忍著,終于等到了爆發的時刻。
他先是用手將綁在板凳上的繩索磨擦在邊緣,經過一段時間,繩索終于松開,手腕的束縛得以解開。他仔細聽著兩名看守的鼾聲,悄悄解開了腳上的繩索,輕輕地站了起來。
張運盛悄無聲息地走到西墻角,那里有一根木棒,他記得自己曾在受刑時看見過。這根木棒成為了他反抗的工具。在黑暗中,他小心翼翼地摸索到那根木棒,緊緊握住,沿著鼾聲的方向,悄悄走到其中一名看守的身前。
他猛地舉起木棒,用盡全力狠狠砸了下去,木棒直接砸在那名日軍的頭部,對方一聲未吭,便倒在了地上,不再動彈。鼾聲戛然而止,另一名日軍被驚醒,但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么,張運盛已經迅速趕到他的面前,再次揮棒砸下去。這一棒直接將他打得滿頭是血,瞬間倒地。
張運盛怕沒有打死兩人,再次用木棒狠狠地擊打了兩名守衛,直到確認他們無法再動彈后,他才拾起靠近門口的那名日軍的長槍,悄悄打開房門,趁著夜色,跳過院墻,悄然逃脫。
當晚,張運盛成功逃脫,并在第二天一早趕到了漣水的新四軍駐地。當值的日軍打開關押張運盛的房門時,看到的場景讓他們震驚不已。兩名日軍看守倒在血泊中,已無生命跡象,而張運盛早已不見蹤影。
日軍展開了大規模搜查,但直到最后也未能找到張運盛的任何蹤跡。最終,心灰意冷的敵人只能無奈地離去。
在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里,涌現出了無數草根英雄。他們在黑暗中奮起反抗,雖然許多故事已經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他們曾為抗爭與勝利付出的犧牲,依然構成了那段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