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資料顯示,一個高鐵項目從立項到正式動工建設,需完成項目建議書審批、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初步設計審批等多個環節。其中,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是項目建設的主要依據,主要對預可研進行深化,論證項目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可行性,是保障項目順利進行的關鍵,也是為后續工作開展的必要條件。
南信合高鐵全稱南陽經信陽至合肥高速鐵路,是連接河南省南陽市、信陽市和安徽省合肥市的高速鐵路,全長約390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在去年,很多人都認為南信合高鐵項目會在今年開工建設。但時至今日,南信合高鐵項目還沒有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那么南信合高鐵會在今年開工嗎?
據了解,早在今年2月,安徽省發改委在答復網友的咨詢時,便表示:安徽省已經協同河南省完成項目可研報告編制,正在銜接國鐵集團組織可研審查,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將配合國鐵集團加快推進項目后續前期工作。此外,安徽六安發改委也在答復網友的咨詢時,表示:“南信合鐵路已完成可研初稿編制,預計3月份組織可研初審,具體時間以國家公布時間為準。”目前,五月份即將過去,依然沒有關于南信合高鐵項目可研審批通過的消息。
根據安徽省發改委鐵建辦在4月底答復網友關于“有關南信合高鐵可研進度問題”咨詢,其回復依然是:安徽省已協同河南省完成南信合高鐵項目可研報告編制,正在積極銜接國鐵集團組織可研審查。在這份答復函中,并沒有給出其它信息,也沒有提及南信合高鐵項目通過可研審批的大概時間。這就是說,目前國鐵集團還沒有安排南信合高鐵項目的可研審查。
根據資料顯示,可行性研究報告從提交到完成審批的全流程需經歷多環節協同:材料受理→專家評審(初審、現場調研、復審)→部門會簽與修改補充(包括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最終批復。整個過程需要的時間:常規項目,各環節并行推進,總周期約3-6個月。復雜項目,涉及跨區域協調、生態敏感區或技術爭議的項目可能耗時1年以上,例如,長贛高鐵因環評爭議導致審批耗時超3年。這就是說,理論上南信合高鐵項目還是有希望在今年獲得可研批復。但如果中間某些環節出現問題,南信合高鐵項目可研審批時間將會更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