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15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魏羽辰)33年,無數奇跡在深圳誕生,一群人則迎來了熾熱人生。日前,在“班長”李鳴的組織下,15位“92級深圳人”在福田重逢聚會,共同回憶他們在深圳奮斗的崢嶸歲月。
為城市傳承文化薪火
1992年,深圳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吸引了一批批年輕人從五湖四海奔赴而來。2012年,深圳報業集團晶報策劃了“92級深圳人”活動。只要是1992年來深、并分享來深20年人生故事的自薦者,都可以加入“92級深圳人”這一“大班級”。
在這群人中,有默默堅守產業一線的工人,有歷經多年市場浮沉的創業者,也有為深圳文化事業添磚加瓦的文化人,盧漢旺便是其中之一。緣起深圳報業,自然感情深厚。這位“藏報大王”從1984年開始集報,1992年來到深圳后,更加注重收集深圳各個種類的報紙,對深圳的報業發展進行深入研究。
走進盧漢旺位于寶安沙井的工作室,整整三面墻的書架上擺滿了《深圳報紙大全》《報頭溯源》等專著及按年份排列的舊報紙。盧漢旺說:“深圳發展日新月異,我們這代人曾經經歷了極速奔跑,現在需要慢下來思考。就像我研究報紙頭版的演變,其實是在看城市價值觀的進化,變的是城市風貌,不變的是改革創新的基因。”
身體力行感受城市發展
“92級深圳人”是奮斗者的群像,也折射出多個家庭的奮斗史。
扎根深圳33年,顧亞峰不僅成長為銀行高級經濟師、總行級培訓師,還因熱愛深圳這座奮斗之城,成為深耕本土文化的作家。
在顧亞峰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本泛黃的筆記本,里面記錄著30多個“深漂”家庭的遷徙故事。談到自己參與編撰的“深圳家譜”,顧亞峰說:“2012年我們說‘和深圳在一起’,2025年我們要‘與未來有約’,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每個個體與城市共生的密碼。”
作為“班長”,被譽為“深圳爬行第一人”的李鳴坦言,“當年倒爬大南山,是想換個視角看深圳;如今再聚首,我們更要換個維度看未來。”
深圳的故事,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傳奇,而是一代人與一座城的雙向奔赴。李鳴說:“當年我們用青春書寫‘深圳速度’,現在要用智慧續寫‘深圳質量’。未來已來,我們這代人的使命,就是讓每個深圳人都記得,敢闖敢試的基因,永遠是這座城市最亮的底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