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5日是全國第32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主題為“持續科學補碘,推動健康發展”。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含量僅有20~50毫克(平均30毫克)。盡管碘在人體內含量極低,卻是身體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發育不可缺少的元素。
人體缺碘有哪些影響
人體的碘完全依賴自然環境供應,一旦缺乏,就會造成身體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人容易疲勞、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兒童青少年處于生長發育期,碘的需要量明顯增加,對碘缺乏比較敏感。碘缺乏會對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包括智力發育和體格發育)造成損害。
生長發育期的兒童缺乏碘,會導致體格發育落后或遲滯,出現身材矮小、骨骼肌發育不良或遲滯、骨骺發育不良或閉合延遲、性發育落后或延遲、學習能力下降等。
兒童青少年碘缺乏的突出表現是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容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青春期由于碘需求的增加,容易出現生理性甲狀腺腫大。補碘后經過一段時間,腫大的甲狀腺可以恢復正常。
預防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是補碘。人體對碘的儲存能力有限,因此補碘應遵循長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則。實踐證明,食鹽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簡單易行、價廉、能夠長期堅持的優勢,是補碘的最佳途徑。
常吃海產品也要吃碘鹽
平時愛吃海帶、紫菜,就不用吃碘鹽了嗎?其實不然。
每100克干海帶的含碘量是36240微克,每100克干紫菜的含碘量是4323微克,每100克鮮海帶的含碘量是2950微克。因此,干海帶和鮮海帶的含碘量相差很大。
此外,海帶的不同部位碘的含量也不同,葉部外緣含碘較多,是葉中部的2倍左右。有機碘的含量在海帶靠近根部的位置較高,但總體來說,有機碘在海帶中只占11%左右,即海帶里絕大部分是無機碘,只有一小部分是有機碘。不同地區、不同海域、不同品種的海產品,含碘量也存在差異。
除了海帶、紫菜等海藻類產品,魚、禽、肉、蛋類制品,腌制類和動物性食品,以及本身就是富碘食品的海苔類食品等,含碘量都比較高。
此外,調味品的含碘量也是不同的,部分調味品的含碘量比較高,另一些則比較低,與其中是否含碘鹽有關。因此,即便經常進食海產品,也不一定能保證碘的攝入量。
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所 劉鵬
整理:衣曉峰
編輯:劉洋 李詩堯
校對:楊真宇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1Q3GXEDS】獲取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