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商家有意突出外文標簽來強化“進口”的偽概念,只是欲蓋彌彰。
▲百香萱“新西蘭羊奶初乳高鈣粉”產品類型為方便食品,主要原料是燕麥粉。新京報記者 郭鐵 攝
文| 南木
“胖東萊食品中轉倉”直播間里的“新西蘭羊奶初乳高鈣粉”,實際上產于江西宜春;“澳洲品牌藍胖子牛奶粉”罐體包裝全是英文,實則在安徽生產……近日,新京報披露多個方便食品產品偽裝成“進口奶粉”銷售的涉嫌違規案例。
這些奶粉多在電商平臺的直播間銷售。在主播天花亂墜、巧舌如簧的話術中,這些本地生產的奶粉被包裝成“很高端的羊奶粉”,以此牟利。據廠方透露,一款“新西蘭羊奶初乳高鈣粉”定制費用大概在10元每罐,商家以69.9元3罐的價格銷售,每罐可獲得13.3元的毛利,毛利率超過130%,利潤空間令人咋舌。
一款商品是否進口,不能簡單通過包裝外觀判斷,哪怕使用了部分來自國外的原材料,也不能判定為“進口產品”。商家偷換概念,把成本低廉的本地商品包裝成“進口貴族”,把消費者當成了隨意收割的“韭菜”。
這些打著“進口”旗號的奶粉,營養成分也遠不如主播吹噓得那么豐富。以上述“新西蘭羊奶初乳高鈣粉”為例,配料表首位顯示為燕麥粉,單位蛋白質含量僅為3g/100g,不足《乳粉和調制乳粉》國標中對調制羊乳粉最低限值的三分之一。
由于直接關系到民眾的身體健康,國家對奶粉生產銷售有著嚴格的監管制度。為了逃避監管,這些產品甚至不以奶粉名義銷售,而是標注“方便食品”等字樣,執行的也是沖調谷物制品的國家標準。
而在通過網絡直播銷售時,一般主播對產品的真實情況也都避而不談,反而通過強調商品名稱、包裝、標簽上的“新西蘭”“澳洲”等字樣,給消費者營造出“進口”假象。
實際上,根據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標識管理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且食品標識不得與食品或者其包裝分離,只有外文標簽并不合規。不法商家有意突出外文標簽來強化“進口”的偽概念,恐怕只是欲蓋彌彰。
如果有消費者受其誤導,給處在成長期的嬰幼兒和需要營養補充的老人、病人使用這些產品,其負面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整治直播間虛假“進口食品”銷售亂象,平臺及其電商部門責無旁貸。在商品上架審核階段,對于進口食品應有嚴格把關,比如要求商家出示進口憑證,否則就不允許在直播銷售時出現“進口”字樣。
對于主播如何介紹食品,平臺也不妨出臺更加詳細的指導規范。比如,要求主播在介紹產品成分時,遵循完整全面的原則,而不能只挑吸引消費者的細節介紹,對產品的真實情況避而不談。
比如,有主播在銷售方便食品時動輒使用“藍胖子牛奶粉”“全脂牛奶粉”,與其真實屬性不符,構成明顯的虛假和誤導宣傳,平臺就須視其情節采取下架商品、封禁賬號等處罰方式。
同時,平臺也需暢通消費者的投訴、舉報渠道。一旦發現違法線索,平臺也應主動將其移交給相關部門,讓不法商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只有這樣,才能營造一個公平、誠信、讓消費者放心的直播購物環境,保護好消費者權益。
撰稿 / 南木(媒體人)
編輯 / 何睿
校對 / 李立軍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采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