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國際軍事舞臺上向來以強大形象示人的美國海軍,最近卻因一場鬧劇淪為了全球笑柄。當地時間4月28日,美國“哈里·杜魯門”號核動力航母在紅海海域上演了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為躲避胡塞武裝的攻擊,航母緊急急轉彎,結果導致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戰斗機連同拖車一同被甩入海中,價值超6000萬美元的裝備瞬間“打水漂” 。
美航母(資料圖)
事情的起因是美軍航母當天對胡塞武裝發起攻擊,先是轟炸移民拘留中心,后又襲擊薩那,造成近20人死亡,其中不乏婦女和兒童。胡塞武裝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迅速展開反擊,連夜向“杜魯門”號航母戰斗群發射導彈和無人機。面對來勢洶洶的攻擊,“杜魯門”號不得不采取緊急規避動作,一個急轉彎卻讓原本在機庫內被牽引移動的F/A-18E戰機遭了殃。
美軍最初的通報顯得輕描淡寫,僅稱一名水手輕傷,試圖淡化事件影響。然而隨著外媒深入報道,真相逐漸浮出水面。按照常理,航母進行緊急規避機動時,是不允許進行艦載機拖拽作業的。但此次,或許是航母方面起初判斷胡塞武裝的攻擊不構成威脅,便照常開展拖拽作業,誰能料到導彈在攻擊末端突然變軌,讓航母不得不緊急轉向,最終釀成悲劇。
其實,這并非“杜魯門”號航母首次出事,更不是美軍在與胡塞武裝對抗中的首次重大損失。去年12月,同樣是“杜魯門”號的一架“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在執行伙伴加油任務后返航時,竟被美軍艦隊中的“葛底斯堡”號巡洋艦誤認為是胡塞武裝的巡航導彈,慘遭防空導彈擊落。五角大樓將其定義為“友軍誤傷”,但這種說法疑點重重,畢竟胡塞武裝并沒有能威脅到美軍的戰機,且美軍戰機配備有先進的敵我識別系統,如此低級的錯誤實在令人難以信服。
美軍(資料圖)
今年2月,“杜魯門”號在埃及塞得港附近的地中海海域,還與一艘商船發生碰撞事故,致使航母右舷嚴重受損,艦長戴夫·斯諾登也因此被解職。而在5月6日,又一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因“攔阻系統故障”未能順利在“杜魯門”號航母著陸,墜入紅海。短短半年時間,“杜魯門”號已損失3架戰斗機,事故頻率之高令人咋舌。
胡塞武裝憑借導彈和無人機,竟能逼得美國五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慌亂轉向,甚至造成戰機墜海的嚴重后果,這無疑狠狠打了美軍的臉。一直以來,美軍航母被視為“無敵”的象征,如今卻在面對被稱為“拖鞋軍”的胡塞武裝時頻頻受挫,暴露出其在非對稱作戰方面存在巨大漏洞。
胡塞武裝(資料圖)
在國際局勢緊張的當下,美軍的這一系列鬧劇無疑讓其顏面盡失。正值美伊談判的關鍵時期,特朗普原本想對伊朗施壓,可“杜魯門”號航母戰機墜海的消息一出,無疑讓美國在談判桌上的底氣減弱,還淪為了其他國家的笑談。美國一心想維持世界霸權地位,四處插手國際事務,卻高估了自身實力,低估了對手,如今頻繁出現的航母事故、戰機損失等問題,都在昭示著美國的霸權之路愈發艱難,曾經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也開始陷入麻煩不斷的尷尬境地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