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夏之交,崇明西紅花種植戶們正忙著將田地里的球莖挖出移至大棚,為接下來的生長和采收做準備。
記者來到位于崇明廟鎮永樂村的上海姿蔓西紅花種植專業合作社,這里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數十名工人在西紅花種植田里熟練地采收球莖,他們手腳麻利,先找到緊貼地面的幾縷干枯細葉,鏟子順著枯葉下挖,很快就能翻出外型似蒜頭、色澤呈黃色的西紅花球莖。
據悉,崇明種植西紅花都是采用“大田種球、室內育花”的方式。去年11月西紅花采收結束后,合作社將西紅花球莖移栽入田,近日又將田地里的球莖挖出,準備移至種植大棚。
上海姿蔓西紅花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萬建達介紹,合作社共種植30畝西紅花,畝產球莖預計在3萬斤左右。每年五月中旬,要趁著球莖枯葉尚未完全脫落抓緊采收。“葉子枯萎了就代表西紅花球莖已經長得差不多了,枯葉下面就是球莖,挖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然可能會將種子鏟壞。”
球莖挖出后,先在棚內晾曬一周,將土壤中攜帶的水汽晾干之后手工去除根須和枯葉。進入8月后按大小規格擺放,度過高溫休眠期后,在控溫控濕的環境下,西紅花球莖會逐步抽芽開花。“萌芽的過程中需要用遮陽網罩住大棚,保證濕度在80%以上,最高氣溫不超過30度。”萬建達說。
據了解,20克左右重量的球莖可以孕育出高品質的西紅花。以往,姿蔓合作社將規格達標的球莖用于孕育花絲,低于標準的球莖以種球形式銷往其他地區引種戶。但今年,萬建達有了新的想法。他計劃借鑒島外種植戶的方式,將一批小規格球莖提前至9月種入田地,讓球莖更早吸收土壤養分,而后不進棚,直接室外采收花絲。
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是西紅花花絲采收期,平均近百朵花才能采收一斤花絲,因此西紅花又有“紅色金子”之稱。每年姿蔓合作社西紅花畝產干花絲超過一公斤,總計超過30公斤,利潤可觀。
記者: 蔣曉燕
編輯:焦倩倩
責編:李琳、顧佳麗
給我點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