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2025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重點強調在快速變化社會中,面對文化身份的守護、創新和重構等新任務,博物館如何明確自身角色,積極應對各種機遇與挑戰,與時代同頻共振。
為此,蘇州碑刻博物館精心準備了一系列精彩的展覽與活動,期待與廣大市民共赴文化之旅。
漢畫石語 舞動漢風
山東(棗莊)漢畫像石精品拓片展
漢畫像石是流行于兩漢時期的古代石雕藝術品,它是漢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木闕和廟闕等建筑上雕刻畫像的建筑構件,是研究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風俗以及建筑、繪畫、書法和雕刻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素有“繡像的漢代史”的美譽。此次展覽擷取棗莊市博物館珍藏的漢畫像石拓片菁華,其內容包羅萬象,既有昭示政治格局的威儀典章,亦有折射經濟民生的市井圖譜;既見旌旗獵獵的軍事征伐,亦存伏羲女媧的創世神話。漢代匠人以石為絹,以刀代筆,將現世生活的車馬喧囂、彼岸世界的瓊樓玉宇,熔鑄成天人合一的宇宙圖式,勾勒出一幅幅“漢代歷史的壯麗畫卷”。
時間:2025年4月3日—2025年6月25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明倫堂
小王山遇上瑯琊山
蘇州、滁州摩崖石刻拓片聯合展覽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歐陽修因游瑯琊山,得名篇《醉翁亭記》,瑯琊山因《醉翁亭記》而名。蘇州碑刻博物館攜手滁州市博物館計劃于暑假期間推出“小王山遇上瑯琊山——蘇州、滁州摩崖石刻拓片聯合展覽”,展覽將引入滁州瑯琊山摩崖石刻拓片,配蘇州小王山摩崖拓片共同領略天然山石與書法文字碰撞出的意與美。
時間:2025年7月1日—2025年9月1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明倫堂
物勒工名
歷代刻工與蘇州碑刻技藝的傳承與輝煌
本展覽以“物勒工名”為主題,深入挖掘和展示了蘇州碑刻技藝的悠久歷史、獨特魅力及傳承脈絡。通過152套/207件藏品,分四個篇章,帶領觀眾走進歷代刻工的世界,感受他們匠心獨運的精湛技藝和傳承創新的非凡歷程。
此展覽不僅是對歷代刻工匠心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蘇州碑刻技藝深厚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的彰顯。它激發了公眾對碑刻藝術的興趣與熱愛,增強了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為推動文化自信的建設與發展貢獻了力量。
本展覽已入選國家2025博物館里讀中國推介項目,并將于年內啟動全國巡展征程,以碑刻拓片為載體,計劃先后走進北京國子監、淮安市博物館、鹽城中國海鹽博物館及浙江安吉縣博物館、佛山祖廟博物館等地。
時間:2025年9月9日—2025年12月7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明倫堂
有杏
銀杏,俗稱鴨腳,又有白果、靈眼、公孫樹、佛指甲等別稱,自古以來在蘇州廣泛分布。民國《吳縣志》記載22株古銀杏,分列“古跡”“寺觀”“宅第園林”各篇,從分布特點可見銀杏與儒道佛三教的緊密聯系。展覽以全新的視角帶領觀眾了解蘇州古銀杏,感受歷史上銀杏與儒道佛三教的聯系以及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感受銀杏更加鮮明與圣潔的色彩。
時間:2025年4月30日—2025年12月31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國寶館
越劇《讓園》演出
越劇小戲《讓園》改編自“范公讓園”的史實,通過越劇這一藝術表現形式,演繹了景佑元年范仲淹任蘇州知州期間,購置南園準備安家,在得知南園為風水寶地、必定世代出公卿后,耐心勸導范夫人讓出南園,將其捐獻建造學舍,讓吳中子弟廣受教育的故事,展現了范仲淹憂國憂民、克己奉公的崇高品質。
時間:5月2日、5月18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明倫堂
唐小虎講國寶
“唐小虎”是穿上了府學服裝的小機器人。“唐小虎”講國寶以機器人“唐小虎”為主要媒介,向未成年人介紹國寶《天文圖碑》。并通過專題微講座和互動體驗活動探索機器人講解的奧秘。在向未成年人普及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普及當代先進的人工智能知識。
時間:5月3日、5月11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德善書院
墨拓石語
漢畫像石拓印體驗
《漢畫石語 舞動漢風——山東(棗莊)漢畫像石精品拓片展》擷取棗莊市博物館珍藏的漢畫像石拓片菁華,其內容涵蓋神話故事與歷史故事、祥禽瑞獸、生產生活、胡漢戰爭、車騎出行等多元題材,通過拓片這一獨特的藝術載體,再現漢代"事死如事生"的宇宙觀與鮮活的社會全景。
活動選取展覽部分精品,用硅橡膠和樹脂材料翻模復制漢畫像石。觀眾可在非遺傳承人的教學下,拓印畫像石模型拓片作為紀念,在實踐中感受漢代藝術的魅力。
時間:5月5日、5月10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德善書院
我們的節日
創意五谷畫制作
《論語》有云“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即所謂不參加生產勞動,就不能辨別五谷雜糧。教育人們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感受生活。本次活動旨在帶領觀眾了解“五谷”,以“五谷”為材料,制作勞動拼貼畫。
時間:5月1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德善書院
跟著《論語》學成語
“跟著《論語》學成語”為蘇州文廟國學志愿服務團隊策劃、研發并實施的一項針對未成年人及親子家庭的項目。充分挖掘博物館(文廟)相關傳統文化資源,結合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實踐,配合文廟實景和互動小游戲,擇取傳統經典《論語》中與未成年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成語,追本溯源,真正傳承優秀傳統經典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內核,使其成為滋養當代未成年人及其家長的有效資源。
時間:5月31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德善書院
子曰書友會
蘇州文廟,不僅是北宋時期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1035年)創立的寶貴遺產,也是蘇州大學商學院和蘇州碑刻博物館聯手打造的公益性社團“子曰書友會”的創始地。在這里,我們將通過觀看影視作品、分角色表演等沉浸式體驗,與經典名著來一次親密接觸,感受歷史的魅力。
時間:5月25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德善書院
“小銀杏”沉浸式導覽
為更好滿足觀眾的參觀需求,蘇州碑刻博物館推出“小銀杏”志愿服務。由“小銀杏”志愿者們完成樂器演奏大成樂章、大成殿講解、情景劇《學琴師襄》等服務內容。
時間:5月3日、5月4日、5月10日、5月11日、5月17日、5月18日、5月24日、5月25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大成殿
“一起讀碑吧”之
《平江圖》共讀
今天的蘇州人依然可以指著《平江圖》驕傲地述說古城區水陸并行的雙棋盤格局,對宋代留存至今的文化遺跡如數家珍。然而宋代的生活畢竟在離我們遠去,舊時的街市、曾經煊赫一時的豪門曾經在哪里?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在八百年的時光中都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住過哪些有名的人?如今是哪里?未來將會變成什么?這一連串的問題既將我們引向《平江圖》,也將我們引向一場家門口的探索歷程。
時間:5月24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德善書院
“梅子時間”
國學閱讀與畫信推廣
“梅子時間”國學經典閱讀推廣與畫信活動是文廟(碑博)邀請蘇州職業大學顧梅老師指導的一項公眾社會教育項目,期望以持續有溫度的方式引導普通公眾親近傳統文化。項目2015年4月至今,以每周一期的頻率固定每周四上午9:00—11:00進行,已開展500余期。主要環節為1小時的“經典抄讀”,10分鐘的“動一動”和50分鐘的傳統文化相關話題分享,包括“文廟學習場“和“素行讀書會”兩大板塊。活動主持人:顧梅,蘇州職業大學副教授、錢穆先生后人;章志平:蘇州中學退休體育教師,中國陳氏太極拳十二代傳人。
時間:5月1日、5月8日、5月15日、5月22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德善書院
博物知旅主題研學(線上)
“博物知旅:從文廟出發”線上研學項目,由蘇州碑刻博物館志愿者陳寅、彭慧慧兩位老師匠心打造,通過生動的短視頻與精美的圖文為觀眾定制獨居特色的城市文化研學線路。項目深度挖掘碑博(文廟)文化寶藏,以蘇州文廟為起點,帶領觀眾穿梭千年時光,探尋文物承載的歷史密碼與人物傳奇。本期主題:尋訪韋應物。
時間:5月16日
發布方式:蘇州碑刻博物館官方微信
長三角考古遺址博物館研學活動之蘇州碑刻技藝展示
蘇州碑刻制作技藝承載千年匠心,以精雕細琢的工藝、別具一格的制式、包羅萬象的內容,在中華碑刻文化中獨樹一幟,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其中,傳拓技藝作為關鍵工序,更是代代相傳、流芳至今。此次蘇州碑刻技藝展示體驗活動,將由非遺傳承人帶領參與者親手體驗銅錢、銅鏡拓印,沉浸式感受非遺文化的深厚魅力。
時間:5月17日、5月18日
地點:長三角考古遺址博物館蘇州文博集市
金雞湖學校成長禮
成長禮,是孩子成長的界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通過集體慶祝十歲生日的活動,體驗成長的快樂、體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和自己對未來的責任。在“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蘇州碑刻博物館與金雞湖學校開展館校合作項目,孩子們的成長禮將走出校園來到擁有近千年歷史的蘇州文廟府學中進行。
時間:5月17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大成殿前
NAO機器人互動體驗課程
為更好滿足不同年齡、不同興趣學生的需求,適應“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的主題,蘇州碑刻博物館聯合蘇州城市學院再次舉辦NAO機器人互動體驗項目,通過機器人的講解與互動,了解博物館相關知識,同時學習與NAO機器人進行初步的互動和控制。
時間:5月18日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德善書院
碑刻技藝進校園
“蘇州碑刻技藝”于2011年被批準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蘇州碑刻博物館通過現場講座、作品展示、蘇州碑刻博物館實地參觀、傳拓工具制作、傳拓流程現場演示以及實地操作教授相結合的方式,讓參與者能夠全方位了解“蘇州碑刻技藝”這一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導參與者了解中國傳統手工藝者的工匠精神。
時間:5月6日、5月7日、5月9日
地點:各學校
“館社廉動”廉潔文化進社區
為弘揚新時代“廉石精神”,挖掘、保護、傳承蘇州廉潔文化資源,蘇州碑刻博物館深入挖掘姑蘇廉潔文化資源,推出“館社廉動”廉潔文化進社區項目。“廉君”微展覽圖文并茂地講述蘇州歷史上十二位清官廉吏的故事,生動詮釋了蘇州地方廉潔文脈,是此項目的核心。“館社廉動”項目,即是將空泛高深的廉潔文化,以民眾喜聞樂見的內容與形式,帶進社區,讓每一位居民能夠切身感受并弘揚廉潔文化。
時間:3月1日—6月6日平江街道各社區
地點:蘇州碑刻博物館 國寶館
“行走的思政課”
主題黨日活動
蘇州碑刻博物館聯合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視覺傳達學院,開展 “職教師表揚德善 科技賦能啟未來” 主題黨日活動。活動含 “國寶” 啟智、清風揚廉、科技賦能、學思踐悟四大篇章,涵蓋碑刻講解、廉政宣講、設計分享等內容,旨在深化思政教育,探索科技與設計融合。(周躍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