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第16個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上海警方通報了今年以來辦理各類經濟犯罪案件情況機典型案例。上游新聞(報料郵箱;cnshangyou@163.com)記者了解到,今年上海警方將重點打擊非法助貸中介、惡意逃廢債務、非法代理退保理賠、不正當反催收等突出金融黑灰產違法犯罪。
上海市公安局通報了經濟犯罪案件相關情況。圖片來源/上海警方
虛構交易騙保 13人被抓
今年1月,上海市一保險公司通過“藍鯨”護企工作站向警方報案稱,該公司理賠的部分退貨運費險的物流信息與交易訂單的下單人員、下單地址和退貨時間等信息完全不符,有些訂單的退貨時間甚至遠早于收貨時間,且這些異常訂單主要集中在幾家網店,懷疑被騙保。
接報后,警方調取了相關理賠訂單的全部材料,發現這些網店剛注冊成功就立即獲得了百余筆訂單,且相關訂單全部都是從偏遠地區下單并退貨。在獲取了保險公司退貨運費賠償后,這些網店即不再有新訂單,而這些發貨退貨的物流單據也均為偽造,警方隨即開展立案偵查。
經查,犯罪嫌疑人汪某利用開設的網店賬號,伙同彭某、陳某等人,以虛構交易的形式騙取退貨運費險理賠款。期間,由汪某墊付相關下單資金,由彭某、陳某等12人批量下單購買小額商品,由于保險公司的退貨運費險賠償金額是根據物流距離計算的,距離越遠、理賠金額越高,汪某等人便將虛假交易的收貨地址設定為偏遠地區,在店鋪未實際發貨的情況下即虛假申請退貨,通過偽造發貨退貨物流單據,騙取保險公司的退運費險理賠款300余萬元,兌換成虛擬幣后進行分贓,涉嫌保險詐騙。
在查清該團伙犯罪事實后,上海經偵總隊會同黃浦分局波次開展收網行動,至4月底先后將汪某、彭某、陳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目前,汪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保險詐騙罪已被檢察機關依法批準逮捕,其余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將騙保嫌疑人抓獲。圖片來源/上海警方
今年已偵辦690余起經濟犯罪案件
上游新聞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今年以來,破獲各類經濟犯罪案件690余起,涉案金額500余億元。
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一支隊副支隊長郭新銘介紹,目前金融黑灰產領域違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在貸款領域,主要表現為非法助貸和惡意逃廢債務。其中,不法分子往往對外聲稱“與銀行長期合作”“可幫助快速放款”,通過對借款人資產、征信情況進行虛假包裝、偽造證明文件材料等方式,幫助借款人獲取貸款或提高貸款額度,并從中賺取服務費。惡意逃廢債務類案件中,不法分子以“債務優化”等為名,虛構借款人貧病、破產等事實,偽造貧困證明、失業證明等材料,幫助債務人逃避償還債務。這兩類違法犯罪中,不法分子往往以所謂“專業合法中介”的身份出現,職業化特征明顯,犯罪鏈條完整。
警方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審訊。圖片來源/上海警方
第二類就是不正當反催收和信用卡詐騙。在不正當反催收類案件中,不法分子通過指導傳授借款人拖延還款話術,組織人員對金融機構以諸如“暴力催收”等理由進行重復、惡意投訴,以此幫助債務人減息、免息,部分甚至形成“反催收聯盟”進行產業化運作。信用卡詐騙案件中,不法分子非法竊取公民個人銀行卡信息,復制偽卡在境外或異地盜刷;通過POS機虛假交易、自買自賣等方式非法套取信用卡資金。此類違法犯罪行為還易與洗錢、電信詐騙等其它違法犯罪相勾連。
第三類就是惡意退保騙取保險傭金和保險詐騙案件。其中,惡意退保騙取保險傭金類案件是銷售人員利用保險公司的傭金發放規則,通過虛假投保再短期內退保方式,騙取保險公司傭金。而保險詐騙類案件,是不法分子常通過偽造保險事故、夸大損失等手段,騙取保險公司賠償。從已破案件來看,這兩類違法犯罪行為中,不法分子往往具有一定從業經歷,熟悉相關規則流程,并針對性采用欺詐手段,職業化特征明顯,擾亂了保險市場秩序,損害了保險公司和消費者權益。
上游新聞記者 時婷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