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以及美國,歐洲市場,電動汽車發展得是越來越快,也越來越順利了,各大地區都在加速投入充電基礎。對于電動汽車的發展來說,絕對是相當利好的。
再看看日系品牌,大部分依然是油電混動系統,雖然也有一些新能源汽車推向了市場,但是主體依然是中國工程師打造的,比如廣汽豐田鉑智3X就是由中國工程師主導的,銷量也快速爬坡。
事實上,這種情況不僅僅發生在國內,日本本土也是類似的現象。從整個銷量情況來看,今年4月份日本電動汽車的銷量僅僅只有2914輛,甚至僅僅占到整個乘用車銷量比重的1%,在全球范圍內可以說是墊底的。而值得一提的是,國外版本的電動汽車占比卻在持續擴大,主要銷量其實就是中國電動汽車貢獻的。
從銷量層面來看,2022年4月份,進口的電動汽車增長了50%,達到了1763輛,其中主要就是特斯拉與比亞迪。而特斯拉增長了100%,其中特斯拉的電動汽車都是上海造的。而比亞迪更是同期增長了147.8%。這說明日本本土電動汽車相對于海外版的電動汽車,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優勢。所以在這種背景之下,中國車企大量出口電車到日本的期望是越來越強烈了。
想要進入日本市場,并且給出非常不錯的銷量,其實要迎合日本本土用戶的喜好。日本本土喜歡的不就是那種短頭短尾的k-car車型嗎?近期我們發現比亞迪汽車制造出了純電k-car車型,專供日本市場。而之前在日本銷售的比亞迪海豚系列已經很火熱了,貢獻了大部分銷量,從實用角度以及日本用戶對于汽車審美的角度來看,其實k-car車型更有優勢。所以用不了多久,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在日本本土的銷量還要快速上漲。
看到這里,很多小伙伴應該有這么一些疑問。首先,這種快速開發的電動汽車真的品質可靠嗎?其實電動汽車與燃油車的開發邏輯已經發生了明顯的差異性,電動汽車采用的都是模塊化的設計,所以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打造出一款全新電動汽車,而且電氣化程度以及可靠性都不是燃油車可以比擬的。
其次,比亞迪汽車在日本的市場占有率能夠達到多少呢?根據日本本土相關媒體機構預測,明年比亞迪將會占到日本純電車型40%左右的銷量。如果再考慮到特斯拉,可以說日本本土的電動汽車銷量已經岌岌可危。
那么目前日本電動汽車的發展該何去何從呢?其實國內的日系車發展方向已經指明了道路。越來越多的日系車,比如像豐田,本田乃至日產汽車都針對中國市場研發出一大批高性價比的電動汽車。有意思的是,大部分的電車設計依賴的都是中國工程師,而且基本上遵循的也是中國電車在當下的發展設計思路。所以我認為未來極有可能會出現中國電車反向輸入日本的情況,或者是整車輸入,或者是相關車型生產線輸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