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孟加拉國點名要買這四款中國防空武器?
在印巴停火協議剛簽完不久,孟加拉國軍方就急吼吼地派人到中國,點名要買紅旗-17AE近程防空導彈、JSG-400雷達、FK-3中程防空導彈和前衛-18A便攜式防空導彈。這事兒乍一看有點突然,但仔細一琢磨,背后全是現實的安全壓力。
先說印度的軍事部署。印度在西孟加拉邦的哈西瑪拉空軍基地部署了18架“陣風”戰斗機,這地方離孟加拉國邊境可太近了,直線距離也就幾十公里。“陣風”可是印度空軍的寶貝疙瘩,能發射“流星”超視距導彈和“風暴陰影”巡航導彈,對孟加拉國的重要目標威脅極大。孟加拉國國土面積小,首都達卡離邊境也就200多公里,要是印度戰機來個突襲,防空部隊得在幾分鐘內做出反應,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再看孟加拉國的國防需求。孟加拉國陸軍軍械部司令巴卡爾少將在會見中國軍工團隊時說得很直白,他們需要構建一套“多層防空網”。紅旗-17AE是野戰防空的核心,最大射程15公里,能跟著機械化部隊邊跑邊打,專門對付低空突防的戰機和無人機。
FK-3中程防空導彈射程100公里,剛好覆蓋達卡和主要邊境地區,能攔截印度的“布拉莫斯”巡航導彈。JSG-400雷達是配套紅旗-9BE遠程防空系統的,但孟加拉國暫時買不起遠程導彈,就先買雷達,和現有的中近程系統組網,提升預警能力。
前衛-18A便攜式防空導彈則是“最后一道防線”,士兵扛著就能打,適合在復雜地形里攔截直升機和低空飛行的戰機。 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是中國武器的實戰表現。在這次印巴沖突中,巴基斯坦用中國的殲-10CE搭配霹靂-15導彈,把印度的“陣風”戰機揍得滿地找牙,紅旗-9B和紅旗-16防空導彈也成功攔截了印度的空襲。
這些實戰案例就像活廣告,讓孟加拉國看到了中國武器的可靠性。而且,孟加拉國本來就裝備了不少中國武器,像MBT-2000主戰坦克、056輕型護衛艦,后勤維護和操作培訓都有現成的體系,再買中國防空武器能無縫對接,不用重新折騰一套新系統。
印度為啥破防?這對南亞局勢意味著啥?
孟加拉國這波軍購,可把印度媒體給氣炸了。印度《歐亞時報》連發好幾篇文章,標題一個比一個驚悚,什么《被中國武器包圍,印度戰略噩夢成真》《孟加拉倒向中國,南亞地緣格局徹底改變》。印度軍方更是坐不住了,有中將跳出來說,這是“中國在印度后院埋釘子”,直接威脅到印度的“雞脖走廊”——也就是西里古里走廊。
這條走廊是印度連接東北部七邦的咽喉要道,最窄處只有23公里,要是被切斷,印度東北部就成了飛地。孟加拉國買的紅旗-17AE和FK-3,部署在邊境地區,剛好能覆蓋西里古里走廊的空域,印度擔心中國通過孟加拉國對這條戰略要道形成威懾。 更讓印度焦慮的是,這不是個例。
巴基斯坦已經成體系地裝備了中國的殲-10CE、紅旗-9BE等武器,現在孟加拉國又來采購,再加上之前尼泊爾、斯里蘭卡也買了中國的無人機和雷達,印度感覺自己被“中國武器包圍圈”給盯上了。
印度空軍參謀長在內部會議上承認,周邊國家裝備的中國防空系統,特別是紅旗-17AE和FK-3,對印度的“陣風”戰機和“布拉莫斯”導彈構成了實質性威脅。印度媒體甚至酸溜溜地說,中國武器在南亞的擴散,讓印度的“軍事優勢”變成了“軍事劣勢”。
從南亞局勢來看,這事兒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印度為了應對壓力,很可能會加速推進軍事現代化,比如加快采購法國的“陣風”戰機和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同時加大對周邊國家的外交施壓,要求他們減少與中國的軍事合作。但這種做法效果有限,因為南亞國家更看重實際的安全需求和性價比。中國武器不僅性能可靠,價格還比歐美武器便宜30%到50%,而且沒有政治附加條件,這對軍費有限的南亞國家來說吸引力太大了。
中國在南亞的影響力為啥越來越大?
中國在南亞影響力的提升,其實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先說“天時”,這次印巴沖突讓中國武器大放異彩,殲-10CE和霹靂-15導彈的實戰表現,徹底打破了西方對中國武器的偏見。以前很多國家對中國武器持觀望態度,覺得“沒經過實戰檢驗”,現在有了巴基斯坦的成功案例,他們心里有底了。孟加拉國這次采購,很大程度上就是被中國武器的實戰表現打動的。
中國和南亞國家地理位置相鄰,開展軍事合作有天然優勢。中國通過中巴經濟走廊、中孟經濟走廊等項目,不僅給南亞國家帶來了基礎設施的改善,還深化了雙方的戰略互信。以孟加拉國為例,中國幫他們建了潛艇基地、港口,還提供了大量的貸款和投資,這種深度的經濟合作讓軍事合作變得順理成章。 “人和”則體現在中國的外交策略上。
中國一直堅持“不干涉內政”和“平等互利”的原則,在南亞事務中扮演的是“穩定器”而不是“攪局者”。比如在印巴沖突中,中國呼吁雙方保持克制,支持通過對話解決爭端,這種中立、負責任的態度贏得了南亞國家的信任。反觀印度,一直試圖在南亞搞“霸權主義”,對周邊國家頤指氣使,甚至搞經濟封鎖和軍事威脅,這讓南亞國家更愿意靠近中國。
另外,中國軍工的“體系化輸出”能力也是關鍵。中國賣給孟加拉國的不只是單件武器,而是一套完整的防空體系:紅旗-17AE負責近程防御,FK-3負責中程攔截,JSG-400雷達提供早期預警,前衛-18A作為補充。這種體系化的解決方案,能讓孟加拉國在短時間內形成戰斗力,而不是像印度那樣,買了一堆來自不同國家的武器,結果因為兼容性問題無法發揮作用。
總的來說,孟加拉國這次采購中國武器,既是對自身安全需求的回應,也是中國在南亞影響力不斷擴大的縮影。未來,隨著中國武器在實戰中的進一步檢驗和南亞國家對安全需求的持續增長,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大,而印度試圖通過軍事威懾和外交施壓維持“南亞霸主”地位的做法,恐怕會越來越行不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