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吉利汽車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單月銷量突破23.4萬輛,同比增長53%,其中新能源車型占比首次超過54%,達到125,563輛。這一“雙新高”不僅刷新了吉利自身的紀錄,更標志著中國汽車品牌在新能源賽道的全面崛起。而在這背后,是吉利以“技術+安全”雙輪驅動模式構建的競爭壁壘,從產品矩陣到全球化布局,吉利正在重新定義智能出行時代的行業標準。
銀河品牌無疑是吉利新能源戰略的核心引擎。4月銷量96,632輛,同比增長281%,其中星愿車型單月交付3.8萬輛,銀河E5(參數丨圖片)更是連續9個月銷量破萬,成為細分市場的現象級產品。而剛剛發布的“銀河戰艦”技術旗艦,則進一步放大了吉利的科技勢能。這款搭載AI智能體系統的車型,以“三全五不”安全標準(如不失控、不自燃)刷新了用戶對智能汽車的認知。從市場表現到技術標桿,銀河系列的成功印證了吉利“產品力即話語權”的邏輯——只有真正解決用戶痛點的創新,才能贏得持續增長。
技術迭代與安全普惠的深度融合,是吉利打破行業瓶頸的關鍵。GEA Evo架構與雷神EM電混技術的發布,不僅提升了能效與性能,更通過模塊化設計降低了研發成本,讓高階技術得以覆蓋更多車型。而神盾金磚電池則成為吉利安全標簽的“硬通貨”:針刺、柱碰等嚴苛測試遠超國標,使其成為首款同時滿足中歐美澳多地區標準的動力電池。國際版EX5憑借這一優勢躋身海外銷量前十,證明安全已成為全球用戶的共同語言。這種“技術平權”策略,既鞏固了國內市場份額,也為全球化擴張鋪平了道路。
從東南亞到澳洲,吉利的出海故事正從“產品出口”升級為“技術輸出”。4月海外銷量24,133輛的背后,是泰國工廠的本地化生產、澳大利亞市場的渠道深耕,以及對歐洲用戶需求的精準洞察。更值得關注的是其ESG實踐的行業引領性:單車碳排放較2020年下降18%,12座綠色工廠實現零廢料填埋,讓吉利成為全球首個“無廢企業”認證的汽車品牌。這種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商業邏輯的遠見,正在重塑國際社會對中國制造的認知。
當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4%的節點到來,行業競爭已從“電動化普及”轉向“智能化與全球化”的深水區。吉利用銀河系列的產品爆發、GEA架構的技術縱深、神盾電池的安全背書,以及ESG體系的長期價值,勾勒出一條清晰的轉型路徑——它不是單點突破的偶然,而是體系化能力的必然。對于用戶而言,這意味著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選擇;對于行業而言,這預示著一個由中國品牌主導的新能源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