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魚論原創觀點,謝絕抄襲
5月14日日下午,一位62歲老人在湖南株洲一家銀行門口去世。銀行內正常營業,門口一大群人圍觀。老人的侄子彭先生悲痛發聲,一定要本人來取錢,本人來了,搞了兩個小時還取不出來!
據彭先生說,他姑媽多年來身患多種疾病,早先因偏癱導致腿摔斷了在住院。姑媽的女兒想給她轉院去治療骨折。姑媽有一筆5萬的定期存款。
表妹去取過,銀行要求本人到場,并且沒有說這種情況銀行可以上門服務。彭先生說他們也不懂這些,只好冒著危險把姑媽放在輪椅上推來銀行。
結果又沒有密碼,只能通過面部解鎖。就要求搖頭啊,眨眼啊這些,姑媽狀態不好也配合不好,一直搞了近2個小時都沒解鎖成功。姑媽人不舒服就送到銀行門口透氣,沒想到姑媽就這樣去世了。
家屬對銀行的流程是不滿的。
但是公平點來說,銀行工作人員之前到底有沒有告訴過老人的女兒,可以安排上門服務是個關鍵。
如果告訴了,老人女兒自己嫌需要預約或者不能馬上上門服務,那是她的問題了;如果沒告訴,老人女兒是否說過戶主本人病重不能前來?
彭先生在拍攝的視頻和采訪里都說,他們不懂銀行有這個上門服務業務。這是否意味著他們不用這個服務而負氣帶老人來親自辦理?
這件事引起很大議論,多半是針對銀行,說他們“存錢容易取錢難”。可是也要想想,老人家來都來了,如果幾次面部解鎖失敗,如果銀行這時候說可以上門服務,家屬會不會意見更大?
這里又是一個問題,如果本人親自來了,面部解鎖失敗,銀行該怎么辦?
總之不要單方面責怪銀行,還是耐心一點,看看調查結論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