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對于河北的呂師傅來說,是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年。一次因開空調受涼引發的頭痛,竟讓他被確診為晚期鼻咽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當地醫院的醫生無奈表示:“這里的醫療條件有限,建議去北京治療。”面對這一噩耗,呂師傅沒有放棄希望,毅然踏上了赴京求醫之路。然而,兩個多月的時間里,他輾轉北京五家知名腫瘤醫院,得到的答復卻如出一轍:“無法治療,生存期可能只剩3到6個月。”
絕望中的選擇:放棄化療,踏上旅途
接連的打擊讓呂師傅陷入深深的絕望。更讓他心灰意冷的是,他曾親眼目睹好友因肺癌化療不到一年便離世,這讓他對化療產生了強烈的抵觸心理。面對晚期癌癥的診斷,他決定不再接受化療,而是選擇帶著止痛藥,開車去旅行,用最后的時間看看世界。“走到哪算哪吧。”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和家人踏上了旅程。
然而,病情并未因他的豁達而放緩腳步。旅途中,呂師傅的癥狀日益加重,止痛藥的效果越來越微弱。抵達鄭州時,他已經疼痛難忍,幾乎無法行動。在朋友的勸說下,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希望能用中藥緩解疼痛。面對袁希福院長時,他表現得十分消極:“開點藥止痛就行,腫瘤就不指望治了。”
命運的轉折:中藥帶來的意外驚喜
令人意外的是,在服用中藥的第三天,呂師傅去爬山時,竟一整天都沒有感到疼痛。這一變化讓他既驚訝又欣喜,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他立刻返回醫院復診,并決定堅持服用中藥。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身體狀況逐漸改善:體力增強、疼痛減輕、大小便也恢復了正常。更令人振奮的是,2017年3月的復查結果顯示,他腦部的病灶已經鈣化。這一消息讓他重燃信心,繼續堅持治療。到了2019年,他的身體基本恢復正常,生活也重回正軌。
重生后的生活:感恩與回饋
康復后的呂師傅沒有停下腳步,他重新經營起自己的公司,過上了正常的生活。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袁希福院長的救命之恩,不僅與醫院保持著聯系,還時常介紹其他病友前往鄭州求醫。2024年7月,在“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龍年中國行”北京站活動上,呂師傅專程從河北張家口趕到北京,再次見到袁希福院長時,他激動地表達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生命的啟示:希望與堅持的力量
呂師傅的故事,不僅是一個醫學上的奇跡,更是一曲關于希望與堅持的生命贊歌。從被宣判“只剩幾個月”到如今健康生活11年,他的經歷證明,即使在最絕望的時刻,也不應放棄希望。中醫藥的獨特療效、醫者的仁心仁術,以及患者自身的樂觀與堅持,共同創造了這一生命的奇跡。
對于許多正在與癌癥抗爭的患者來說,呂師傅的經歷無疑是一盞明燈,提醒我們:醫學的邊界或許仍有未知,但生命的韌性永遠值得敬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