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甜爽,是孩子們最愛的冰糕帶來的清涼。然而,對于諸城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護團隊而言,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打破了初夏夜晚的寧靜,讓他們再一次用專業與擔當,守護了生命的希望。
近日,一場意外讓8歲男童小宇(化名)經歷生死考驗。晚19時許,活潑好動的小宇在進食冰糕過程中,因跑跳導致冰糕棍意外滑入咽喉,引發強烈異物感。情急之下,孩子采取了危險且錯誤的自救方式———連續大量飲水并反復走動,試圖通過重力作用將異物沖入消化道。家長察覺異常后,當機立斷將孩子送往諸城市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
影像畫面令人揪心———一根5厘米長的圓柱形冰糕棍,已穿透食管屏障,隨著胃部蠕動不斷變換角度。經胃液浸泡后,原本柔韌的棍體變得堅硬如楔,如同懸在患兒體內的“定時炸彈”,一旦刺破胃腸壁,隨時可能引發致命性大出血或感染性休克。險情就是命令!得知消息的消化內科一病區主任曲少賢立即啟動綠色通道,讓正在加班的主治醫師宮珂妍火速趕往手術室急救。然而,擺在醫療團隊面前的是重重難關:兒童消化道黏膜脆弱如蟬翼,冰糕棍表面光滑難以鉗取,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出血事故。
面對突發挑戰,由多學科組成的醫療團隊迅速響應、默契配合。麻醉科主治醫師程瑤、鐘明強精準施麻,確保患兒在術中無痛無憂。宮珂妍則全神貫注,在護士趙海燕的密切配合與高清內鏡系統的實時輔助下,化身“異物獵手”———她手持異物鉗,在僅有1.5厘米直徑的兒童食管內,以毫米級精度不斷調整器械角度,每一次細微的挪動、旋轉都精準避開脆弱的食管黏膜,在狹小操作空間內將橫亙的冰糕棍逐步調整至安全方位,最終巧妙引導至口腔,由麻醉師配合穩穩取出。從麻醉誘導到安全取出異物,這場生命接力僅10余分鐘。
術后,小宇恢復良好。這場驚心動魄的救援,不僅展現了諸城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在兒童內鏡治療領域的高超技術,更彰顯了醫院多學科協作、快速響應的急救實力。
夏日高溫,兒童意外傷害進入高發期。果凍、堅果、硬幣、玩具小零件等日常物品,稍不留意就可能成為威脅孩子安全的“隱形殺手”。據統計,僅2025年第一季度,諸城市人民醫院就收治了40余例因吞食異物入院的患兒。為此,諸城市人民醫院特別提醒家長:務必加強對孩子的日常看護,避免孩子進食時嬉笑打鬧、奔跑跳躍。若不慎發生異物誤吞,切忌使用喝醋、吞咽飯團、大口喝水等錯誤急救方式,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無論何時,面對任何復雜病情,醫院全體醫護人員都將以精湛醫術為盾、以仁愛之心為甲,全力守護您和家人的身體健康!
管培蘭 于文杰
1 條記錄 1/1 頁
編輯:岳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