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點消息,點擊下方關注↓↓
? ?
來源:天瑞地安客戶端
端午節臨近,很多瑞安人已經進入“龍舟時間”,劃龍舟活動籌備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日前,記者從市非遺中心獲悉,瑞安劃龍舟習俗成功入選第十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瑞安傳統龍舟旗制作技藝等列入第十二批瑞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這也讓今年劃龍舟活動更增添了文化味。
龍舟盛會(蔣嚴慶 攝)
瑞安劃龍舟活動源于古越族龍圖騰崇拜的祭祀,目的是祈求天佑人間平安與年成豐收。瑞安河網密布,水道縱橫,適宜劃龍舟活動。農歷四月初,各地便開始龍舟活動準備工作:推選“龍船頭家”、開殿門、打龍船鼓、籌款做龍船。龍舟造型大同小異,有白龍、黃龍、青龍與紅霓鱗等,船員衣著大多根據龍舟和旗的顏色而定。瑞安龍舟一般長15米左右,共有槳手30人,加上掌艄、司鼓、敲鑼、唱神、打旗、催楫等人員約40人。
劃龍舟(陳雅 攝)
極具參與感與觀賞性,是龍舟熱度持續的重要原因。活動中,不同龍舟隊伍之間會開展競渡,大多在河闊水深的塘河中進行,常有幾十只龍舟參賽。葉適在《后端午行》一詩中寫道,“一村一船遍一邦,處處旗腳爭飛揚”,正是對劃龍舟盛況的生動記錄。
龍舟巡游(趙錢 攝)
在瑞安,既有熱鬧的龍舟競渡活動,也有精湛的龍舟制作技藝。繼2009年6月龍舟制造技藝列入瑞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后,2025年1月,瑞安傳統龍舟旗制作技藝被列入瑞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林友海被評為龍舟制造技藝項目瑞安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龍舟賽場文藝助興(黃壽萬 攝)
龍舟旗是傳統龍舟的重要組成部分。龍舟顏色以紅、黃、藍、綠、白、青(黑)為主,龍舟旗的顏色根據龍舟稱號而定,旗的中間繡上“令”字。作為令旗,龍舟旗在龍舟競渡中起到指揮的作用,有“一旗抵十槳”之說,同時龍舟旗顏色鮮艷,也是一道風景線。
龍舟旗飄揚(劉群 攝)
市非遺中心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非遺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理念,培育更多龍舟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養一批有能力、有興趣、有專業素養的人參與項目的傳承活動,同時加大“龍舟+”多元融合發展模式,與竹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聯創,開發龍舟主題特色產品,依托非遺市集等渠道,讓更多人接觸、體驗龍舟文化。
↓↓最新熱點消息,點擊下方關注↓↓
點個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