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只存在于諜戰片內?”如果這么認為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間諜之所以稱之為間諜,正是因為其隱秘、圓滑,間諜實則無處不在。
誰能想到,在學術和政壇曾經風光無限的社科院博士陸建華,卻因為貪欲膨脹,用學術論文向5國傳遞情報,這也讓他從“天之驕子”淪為“階下囚”,那么陸建華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淪陷的?
光環下的“天之驕子”
提起曾經的陸建華,唯有四字可以與之匹配,那就是“天之驕子”。1960年,出生在上海弄堂里的陸建華,家庭雖不是大富大貴,但卻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陸建華的父母從小便極為看重教育問題,好在陸建華也好學,不僅小學連跳了兩級,僅在初中就自學完了高中的所有課程,當時陸建華是當之無愧的“別人家的孩子”。
憑借過人的頭腦,陸建華18歲就以上海文科前10的成績考進了復旦大學,之后更是接連到南大攻讀碩士學位和在中國社科院攻讀博士。
陸建華在社科院的博士學位還打破了社科領域最快學歷晉升的記錄,陸建華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改革開放初期為數不多的“鳳毛麟角”的頂尖人才。
在社科院取得博士學位后,陸建華成為了社科院最年輕的研究員,憑借深厚的學術積淀,很快陸建華便升任了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副主任。
從《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白皮書》到國務院農業改革的課題組,陸建華參與了多項國家級的政策研究,在1996年,陸建華還被評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
1997年,陸建華掛職重慶渝北區的副區長,專門主導招商引資項目,為渝北區拉來12億元的項目,促成當地首個保稅物流園區。
陸建華被渝北地區群眾一致贊譽為“辦實事的好干部”,當時的陸建華更是成為了《東方時空》《央視論壇》的座上賓,風光無限。
但正是這樣一位被譽為“天之驕子”的人中龍鳳,最終卻在“利欲熏心”之下,走向了一條不歸之路。
名利漩渦中的墮落
陸建華“兩頭抓”,一邊搞經濟,另一邊學術研究也沒落下,隨著陸建華在學術方面取得的成績越來越高,國家為了培養他,不止一次委派其出國學習交流。
或許是自小的衣食無憂,還是父母的百依百順,陸建華開始沉迷于物質生活,無法自拔,瑞士手工腕表、意大利定制皮鞋。
出差住五星級酒店、司機接送成為標配,他更是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從沒有低于1萬元以下的襯衫”。
但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卻是奢侈消費帶來的入不敷出,而陸建華的薄弱點,恰巧被境外的情報組織敏銳的捕捉到,并特意為其設計了一套“天衣無縫”的傳遞網絡。
2000年左右時,日本間諜首次向陸建華拋出了“橄欖枝”,日本間諜借某次東京學術酒會的機會,欲用10萬美元高價求購兩岸的政策文件。
而日本間諜更是為陸建華想好了傳遞的具體方法,陸建華只需要把國家機密信息拆分之后,嵌入到看似正常的研究論文中,然后通過香港記者程翔進行投稿到境外平臺就可以。
看著極具誘惑力的錢財和看似天衣無縫的計劃,陸建華心中殘存的道德底線徹底被擊穿,最后為了自己的欲望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背叛國家。
“開弓沒有回頭箭”,嘗到“甜頭”的陸建華竟開始主動布局,他借著學術交流的名義,先后接觸美、俄、韓等5國的間諜人員,鋪就了一條獨特的論文情報系統。
隨著作案越來越嫻熟,陸建華還建立起了五國分銷的模式,同一份情報,陸建華可以進行多次販賣,獲利驚人。
其撰寫的《中國社會問題分析報告》里,18篇文章都被證實暗藏著軍事部署、經濟政策等重要核心情報。
而陸建華的這些情報正源于其社科院博士的身份,其打著“國情調研”的幌子多次借閱涉密檔案,單是2003年,就申請了27次的機密文件借閱。
憑借著售賣一份又一份的情報,陸建華斂財無數,但是我國卻為此損失慘重。
陸建華曾向5國出售“東海油氣田開發計劃”,獲利50萬美元,但是我國卻因此喪失了主動權,最終造成了超20億元的經濟損失。
陸建華的“賣國求榮”,讓其被多國奉為高價值線人,臺灣情報部門更是評估陸建華提供的情報為“A級情報”。
但人在做,天在看,縱使陸建華傳遞情報的方式有多巧妙,終究有敗露的那一天,2006年,陸建華迎來了他的“死期”。
惡行敗露鋃鐺入獄
2004年,國安部門先是發現香港記者程翔泄露機密的惡行,在審訊過程中得知,程翔不過是中間人,進而才揪出了藏在背后的陸建華。
根據程翔提供的數據,國安部門在陸建華的辦公室和住所展開搜查,共發現47份還沒來得及銷毀的機密文件,還發現了大量的境外銀行賬戶流水和奢侈品消費憑證。
而陸建華的電腦里還保存著18篇還沒來得及寄出的論文草稿,起初陸建華還想以正常的學術交流躲避國安檢查,但是國安部門直接恢復了其手機內刪除的通話記錄,在鐵證面前,陸建華終于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2006年,經過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審判,判處陸建華有期徒刑20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同時沒收所有個人財產。
陸建華就此從“天之驕子”淪為了“階下囚”,而在外部勢力虎視眈眈的當下,陸建華案并非孤例。
這不得不為我們敲響國家安全的警鐘,知識分子的成就一旦脫離道德和責任的約束,必將會淪為毀滅國家的催化劑。
我們要時刻警惕陸建華這類人的存在,丟失家國底線的精英,在敵人眼中不過是最優質的耗材,只有筑牢國家的安全網,才能守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參考資料:
海峽都市報:2014-08-07:陸建華是誰?社科院前研究員泄密被判死刑是誤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